登录 / 注册

赴山东参观学习高效课堂体会谈

作者:春风含笑 来源:XSK 点击:3194

  10月中旬,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一行赴山东参观学习了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这都是自主高效学习的示范基地。由于兖州一中鉴于甲流未对我们开放课堂,杜郎口我们又走得匆匆忙忙,所以昌乐二中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他们的校长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深刻:“考试成绩只是学生做人的附属品”,言下之意即是只要学会做人,那么成绩也会有所提高。这一点我觉得很感动,教育本身就是育人的,可是中考、高考给孩子们沉甸甸的担子,孩子们压得透不过起来,哪里还会有喜欢读书的呢?在这里,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一个个开朗乐观(下课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攀谈、上课递凳子),感觉他们的课堂严谨而又开放,组织得有序而又动态、有效,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感觉到一种和谐的温馨。

一、 组织规范、严谨有序。

我们随便走进任意一个教室听课,都能看到一个积极动态的学习画面:几个学生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几十人同时争相解题板演;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而又精彩的题目讲解;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小组长布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小组内部互助、自制式的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懈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而教师此时尽量退到学生身后,关注难点问题进行启发点拨,他们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二、 分工合作、秩序井然。

我们也开展过合作教学,但往往效率不是很高,原因叫在于合作教学分组不科学或任务分工不明确。这里的班级学生按照AABBCC六人一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制作的牌子,上面由小组的名称(学生自己取得),还有一些激励小组拼搏向上的文字图画等等。每个组都有组长、副组长,组长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组织能力强、热心助人的,能够在分布学习任务时作出合理安排,这当然得益于教师长期的培训和训练。

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好教学预案,预案中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点分析、预习思考的问题、尝试解决的问题等等。晚自习的时候,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学生独立预习,交流学习体会。有不懂的问题,用红色笔作上记号。上课时,教师提前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首先,由组的小老师在各自的黑板前板书,并讲演给组内的同学听,大家在一起辨析基本的题型。然后,请其中的一个小组汇报黑板上教师或学生提前写好的重点知识内容,此时师生互动,下面的学生围成一圈站好,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上面的介绍人必须回答,教师则适时点播,强调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回答完毕,则由另一个小组的组长对于汇报人从侧身教鞭、声音洪亮与否、讲解清晰与否等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打出分数,课后由之日班长在本班的评比栏里登记。然后再由另一组汇报下一个知识点,再互相评价。总之,他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那么组内的优秀学生就有必要为后进生补课,下课后,学习预案必须由小组长先批改一次,然后再交给任课教师批改。

那么,此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备课,教学预案的编写则是很大的工作量,由专人负责、专人审稿在印发给学生。

每周学科教师还必须和组长一起召开工作会,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组长的分工、帮助后进生等工作进行交流沟通,组长还对任课教师提出意见,以帮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改进。

三、 学习氛围浓郁。

校园内悬挂的横幅:人一切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墙壁文化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布置的,有主题,例如:青春舞台。有学生摘抄、书法作品展示、优秀作业范例等等,定期更换,由班干负责。

教室的门上都有醒目的标志,代表本班的形象:我爱我家 丢浮躁于门外 请安静进教室 有的教室里张贴着多份评价的表格,而评价的落实则主要有一些组长来完成,班长做统计。有的教室里还张贴着班级公约,例如“启航家庭公约”“你每天应该问自己的九个问题”等等,明确提出各项具体要求,鼓励大家积极争先向上。教室里警示的标语随处可见,很多都是学生自己写的,例如:(喧闹必浮躁 宁静生慧根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脚踏实地山让路 持之以恒海可移 希望只有和勤奋相伴,才能如虎添翼)

小组评比表格旁都有醒目的激励性语言:(小组竞争龙虎榜 同舟共济争佳绩 团结合作创辉煌 亮剑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

学生人手一本成长日记,每天写计划、反思,提醒自己随时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他们坚持做到了,正如孔子所说:“五日三省吾身”,细节决定成败,不难想象这些细节对孩子们的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五、学生积极向上。

这里的孩子非常的开朗乐观,上课学习积极,争先向上;(有一个学生递凳子,很感动我们)下课主动和我们交流、攀谈,不像我们有些中学生很容易变得不太搭理人。我想这就得益于校长的育人理念:做人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

曾经认为:只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高容量,高密度地完成一节课,这堂课是高效的,其实不然。高效课堂的理念,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必须自觉地实施是教学的必要、形势的所迫,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责任心的体现。

高效课堂的教融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也是伴随着老师预设的关注。当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痕迹展示在黑板上时,胸有成竹的老师以学生为本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同步进行。老师要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究其根源就在老师备课的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所以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时,要在课内和课外下足功夫。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最终成为“学习型人才”,他们所倡导的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这一理念确实建立的非常完善。这两个目标的确立使他们的课改不仅仅着眼于当前教学成果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们终身学习的基石。比如说,他们的展示被称为“过程式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充分参与”。而且他们的展示不但让学生学会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自信,强化了竞争意识,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竞争、自尊、自信都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展示可能会耽误一点时间,在我们看来可能效率不够高。但是如果能让学生找到自我,并充满自信,那么他们所收获的会远远超过失去的东西。他们在教学中大胆的舍弃与完善的理念让我敬佩。

在我们小学课堂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理念,但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我们的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一味地模仿必定会画虎类犬。我们的教师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道路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对孩子发展的真切关注,为孩子拥有强劲的学习后劲儿,奉献我们的智慧 

 


 

更新:2009-11-06 05:38:4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