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学习打磨,怀揣教育的梦想

作者:九曲溪畔 来源:XSK 点击:1430

 各位同行:

很高兴能跟大家共聚一堂,同学一场。特别是又见到了师专、教育学院、高中的同学,时光在我们的发际上留下了些许印迹,心中有了人生真如沧海一粟的感叹。

骨干培训,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在4号那天,发了一个短信给我市里的语文教研员,我说感谢她的推荐,让我又有了一个“洗脑”的机会。因为21年的教育职业生涯,倦怠已如病菌在侵噬我的心灵,也在对我曾经的教育梦想构成了危胁。

几天下来,老师们的讲座,让我的教育梦想重新复苏。

我跟顺昌一中的廖教师谈了很多。她所热心的,我也曾热心,也正在热心着,只是滋长些累了的感觉。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对她心灵的滋养。岁月可以改变容颜,却改变不了爱的心灵。从她播放的《灰色的震撼》中,我感觉到了她对教育的忧虑,还有教育的良知。3号那天,我收到了学生的短信,说他们很想我,还让我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我在想,想到了周胜老师所讲的对话性阅读教学,语文教育应该走向学生心灵,我做到了吗?

印象深的有缪老师的笑谈,我听出了缪老师对教育现状的无奈。他看到了老师们的疲惫,也看到了老师们的灰色。功利性的教育给教师带来的何止是灰色!我记得,多年前读到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的学校是输送失败者的学校。一批批的失败者被淘汰,被输送到社会上,一代代的失败者走出校门。我想,这种状况,仍在继续。而这种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人格的缺陷。我常问自己,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快乐吗?心灵自由吗?我自己快乐吗?

随着听课的跟进,许多记忆都被唤醒。

这些年,我仿佛是一个在海边孤独拾贝的孩子,某一天,突然来到海洋馆看到了排列整齐的五彩的贝壳,才知道自己当初捡拾的是那么零乱那么经不起把玩。

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桑代克、马斯洛等学者的名字,是那么熟悉,他们的理论一一浮现在自己的脑海。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他们的文章,支离破碎地摘录了他们的言论。这次江伟奎老师、张小玲老师、肖月蓉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重新系统整理重新系统理解的机会。特别是肖老师的讲座,触发了我两篇论文的构思:《课后练习对“教什么”的有效提示》《强化或弱化语言形式的意义所在》。

这段时间集中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都将满载收获回到各自的岗位上,为了曾经的教育梦想而前行。廖林英老师的笑脸一定还在我们大多数老师脑海浮现,我坚信,怀揣教育梦想,投入青春的热情,终究会有我们自己的“蓦然回首”。



 

更新:2009-11-06 05:33: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