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读朱永新《行走新教育》有感

作者:李玉萍 来源:城关镇涧东小学 点击:4008

最近,读到朱永新的《行走新教育》一书,在对新教育的诠释上,他谈到这样几点,很有感触:
      1、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
      以往我们提倡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发展,何谈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用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用教师的理想唤起学生的理想,用教师对知识的热爱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教育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在谈到教育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老师,关注一切人。无论他是贫穷,富贵;他是愚昧,睿智;他是健全,残疾,教育都应该为了他们,为了他们的一切。
      2、新教育追求的目标: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理想,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就谈论的话题,做学生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谈,现在自己当老师了,又会带着自己的学生谈,一个很永恒的话题。可在今天,作为老师,我们的理想是什么,迷失、迷茫、迷惑,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也就失去了真正的理想。超越自我,不断成长,在成长中追求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成长,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理想么。
      3、新教育的价值取向:行动。
      只有行动,才有收获;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总在告诫自己的学生“说不如做,想不如做。”可真正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远远不是那么回事。多少次,树立了目标,可到最后,却在行动上落空,自己逐渐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信心。
      4、新教育的第二个基本理念: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科书对孩子有用,但不是一生的东西。尤其在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大学名校论英雄的终结目标之下,我们的教育教给孩子最多的是书本知识。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教育的急功近利是我们的悲哀。
      5、新教育的第三个基本理念: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培养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远比传授他知识重要很多。我们今天的学生,物质上空前富有,但在精神上的负荷,却远远大于我们。成功的只是为数不多的一部分,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当中,又有多少人的成功是建立在老师、家长、高考指挥棒的重压之下的。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受成功,不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相信自我,挑战自我,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6、新教育的第四个基本理念: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属自己的一部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倡导“因材施教”,这充分说明一点,我们要承认个体的存在,尊重个体的差异,从而强调个体的发展,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等。
       7、新教育的第五个基本理念: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薪尽火传,生生不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几十万年的人类历史,得以传承,得以积淀,知识是桥梁,书本是媒介,当爱、真理、勇敢、无私,“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高贵的品德,一代一代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让我们走出森林,钻木取火,告别蛮荒。我们每一颗理智的心灵都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递文明火种的历史责任,都应无比虔诚的满怀感恩,捧读经典,让那些高贵的灵魂擦亮我们的眼睛,指引我们和我们的后人,义无返顾的,无比坚定的一往无前,多读书,读好书,让校园充满书声,书香四溢,永远弥漫在我们的心灵家园。

更新:2009-11-01 05:59:4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