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点亮心灯 学会赏识

作者:周翠英 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2389

 从教十几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孩子在性格上、习惯上都会有很大差异,但却都有着一个相通的共性:希望老师能够用爱点燃他们心灵的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笔者认为,如果老师的工作能够达到孩子们的要求,那心灵上的沟通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敞开心扉,交融感情。

每个孩子都有颗纯真而敏感的心,甚至有着比大人还要丰富的感情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他们会在日记里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既有与父母的矛盾、同学的误会,也有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每次看到这些日记,我心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丝骄傲,每次的提笔回复,都是我与孩子们敞开心扉的真诚交流,班里有45名同学,每人的日记我都逐一认真回复,因为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深知,这是孩子对我的信任,每个稚嫩的文字都是孩子与我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对白,珍惜这个过程,才能真正打开他们心灵的那扇门。很多时候我回复的文字是他们日记的几倍,说实话,批改作业、备课,加上回复日记,一天下来说不累那是假的,可当我看到日记发下去后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先前的疲倦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足与快乐。

二、真诚沟通,欣赏优点。

“爱是最成功的教育”,把爱播种到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欣赏他们,尊重他们,在孩子与老师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真诚的桥梁,很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奇迹也会出现。

夏宇是我们班一名后进生,性格内向、学习吃力使他与同学很少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小声小气,这让个别同学有点瞧不起他,甚至还想欺负他。但我注意到他非常爱干净,每次打扫卫生都特别卖力,有一次下课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跑出去玩,只有夏宇看到门口有一个纸团并捡了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同学们向他学习。这一天,我发现夏宇同学脸上一直带着微笑,自此以后,他上课的时候也不再那么腼腆内向了,经常积极举手发言,每次我都及时地表扬他,就这样,他性格越来越开朗,学习也不断进步,期末考试时,各个学科成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良性教育,绿色批评。

批评是教学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但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使用“绿色批评”,为他们提供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心理学家席勒曾经说过: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过多的批评,尤其是不恰当的批评,只会引起学生们的愤慨,伤害他们的感情,降低学习积极性。但管理学生同样不能一味迁就,批评学生的时候,要采用机智的良性批评。例如,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可以说:不错,你说的有道理,如果我处于你这种年龄,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但如果你能这样做,我将会更高兴。这样委婉含蓄的语言,既不会伤害到学生的感情,又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点燃心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学会欣赏,让孩子们从优点起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理解、宽容的情怀去包容他们,用积极奋进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驾起迎风破浪的航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更新:2009-10-29 06:40:0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