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把教书育人当成最幸福的事

作者:模棱两可 来源:XSK 点击:1193


  我在一所百年名校里工作,很自豪很骄傲,但同样工作压力也很大。社会的高期望值,家长热切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我们身上,活动、比赛一定要名列前茅才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虽然我是一名音乐教师,但我们的外事活动很多,文艺比赛每次都要新颖有创新,每天除了上三四节课,还有排练。同事们都说我是一个很阳光的人,因为每天看见我都是笑呵呵的,朝气蓬勃,好像从不疲倦。其实我就是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心里把教书育人当作最幸福的事。我很喜欢一个经典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二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在哲学家的开导下,老太太以后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可见,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不能马上见成果的事业,需要我们耐住寂寞,需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拥有过程的美丽,能想象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教师的心里就会充盈着幸福,洋溢着自豪。
  我经常告诉自己,只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感恩的心,我就能从日常平凡琐碎的生活工作中寻找和发现快乐。其实,幸福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怎么看待自己的拥有。把教书育人当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用这样积极的心态来冲淡心灵上倦怠的尘土,累并快乐着!
   享受为师的阳光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你喜爱的职业,那么你就没有一天是在工作。那是在干什么呢?在享受啊!
  我想,许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听了这句话,可能会发牢骚,也可能只会苦涩地笑笑。网上曾流行一条灰色短信:“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挣钱比民工还少……”。这可谓是对班主任的生动写照。是的,面对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一个班主任教师的生活状态更远非单纯的清贫忙碌可形容。我自己也是常常深陷于苦闷之中。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位青年画家,把一幅画挂在墙上,让人们找出其中的败笔。不长时间,每一个地方都让人找出了不足。回到家中,妻子见他非常沮丧,就劝他说:“你何不也让人们找找画中的精彩之处?”第二天,画家又来到集市。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的地方表明了态度,结果几乎这幅画的每一个地方均有被称赞的神笔,这让画家高兴不已。
  同样一幅画,只不过换了一个欣赏的角度,就有了如此不同的结果。对于我们的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于是,我开始尝试愉悦地回味日益失落与倦怠的青春,竟发现无数的星光在闪耀,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太多的精彩与骄傲。我的笑声和着孩子们灿烂的童年;我的爱描绘出孩子们灿烂的明天;我用青春和赤诚弹奏着“百年树人”的高歌;世界上,唯一能整天与无数笑脸相对的似乎只有像我一样的教师了。一切竟显得那样美好而充满了阳光色彩。以前,竟因心境不同而与幸福失之交臂!
  我们不能说,一旦拥有了积极的工作和人生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作为教师,我们确实平凡,但往往只有平凡的人才能感受生活的苦辣酸甜。没有人给我们鲜花,但每日里却有学生生动灿烂的笑脸相伴;没有人把我们崇拜,但在某个时候却会有一封信、一张贺卡把真情的祝福送入心田;谈不上有什么贡献,但看着树苗儿一天天长高,一朵朵花儿绽开笑颜,成功的喜悦能回味若干年……让我们享受为师的阳光吧,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简单从教 快乐无穷

我曾经是个“拼死拼活”工作的教师,身心在拼争中却越来越疲惫,以至走到崩溃的边缘。到医院体检,心脏居然“早搏”。心理医生说:你压力太大,心理不堪重负,你累坏了。医生们忠告我:你的身心已经受损,要注意调节和修复。医生的一番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历程。这些年来,我对于“功名利禄”一直处于热追状态,因对这些身外之物的渴求,才使得自己透支了生命,损害了身心健康。我开始尝试“修复”自身。
  在以前的日子里,我是个“歌盲”,一不听歌,二不唱歌,我的生命里没有歌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打开电脑,一个网站的主页设置了音乐,《花好月圆》这支歌飘进我的耳朵,直击我的心灵。我听迷了,听醉了,一曲终了,我忽然觉得自己心清意畅,神态安然,这种感觉是歌声给予我的。从那一天起,我爱上了音乐,迷上了听歌。每当心绪不安,焦躁难忍的时候,我就把歌曲当成心灵的体操,听听歌,效果出奇地好。
  去年我带毕业班,因为压力,所以我有一连工作三周不休息的经历,正是那场“中考”大战拖垮了我的身心,当中考的尘埃落定之后,我已经快虚脱了。我反思那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拼命的代价是不是值得?现在的结论是不值得。其实,当我劳累不堪的时候,是可以请假的,并且学校也允许请假,可是我却放弃了休息的权利。当身心不能正常地休养生息时,身心的损伤就无法得到校正,一切问题也就来了,工作就会生活在一种烦燥、怠倦、不安中。
  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身心健康的重要价值,爱惜自己的身心才是对工作的真心爱惜,才是长久之计。现在,如果我感到累了,我会写上一张请假条,躺在家里狠狠地睡上一觉,不会让过度的疲惫再来侵害我。请假并不是偷懒,而是一种休养,是为了能完成几十年的工作历程。
  以前,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事情总是要完美无缺,总是要做得最好。如果学生成绩不是最好的,我就焦急,夜不能寐。为了达到完美,为了达到至高,我付出了一切——时间、心血、体力。这一切付出,也有了收获,在学校里,我课讲得好,我教的学生成绩高,我获得的荣誉多,我受到的表扬也多。但这一切收获,却都源于我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当我的事业小有成就时,却发现自己是最先老迈的人,自己是最疲惫的人。为了追求完美,我突破了自然的工作定律,因为突破了自然定律,所以我并不快乐,我像是被绑在追求名利的快车上,不能停止,收获越多,越是怕失去,越是怕落后,所以心情总不能畅快。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自满,所谓自满并不是无所追求,而是自然地尽我所能去工作。除了工作,我还要生活。我懂得了做一名普通教师的重要性,当我发现简单即是生活时,我才知道简单从教的快乐是无穷的。对待工作要认真,要细致,但我不在苛求工作结果的完美。无愧而中庸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给自己的身心松绑。
  在以前,我不断地与学生生气,不断地与自己生气,也与同事生气。现在想来,那些生气的理由太无聊了。学生上课说了句闲话,我要生气;自己不能取得最高奖金,我要生气;同事多上一节课,我还要生气。我每天都生活在不快中,当生气的量变积累成质变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生气太不值得,代价太大了。现在我明白了,我没有必要以生命为代价,整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气恼不已,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会宽容地对待一切,开始以常态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心胸宽了,气就小了,气小了,身心就健康了。




 

更新:2009-10-29 06:01:5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