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风,醍醐灌顶 ——灵宝市2009年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恰逢七月中,灵宝市二中的校园内,人潮如涌,气氛热烈,新一轮教师暑期培训已全面展开。这次培训,规模空前,场面宏大,全市农村中学各学科数千名教师群汇于此,用5天短暂的时间,悉心聆听了我市教学名家的精彩报告。
我与语文四班近50名教师共同学习了5天,乔占江、刘若玉、刘晓晶、强红瑞、尚应乐等5名教学名师的精彩绝伦、深入浅出的讲解,博得了大家阵阵发自肺腑的掌声。私下里交流感受,大家都说,这次培训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追求激情而有活力的课堂。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研究学生,设立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及艺术,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师生快乐获取知识的乐园。
2、要立足课堂,挖掘潜力,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导学生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感动,从课堂向生活延伸,不惟课堂内容,用一颗敏感的心灵感受世界。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及创新能力(联想和想象)。
3、要在教学细微处下功夫,多关注教学环节。这次培训的侧重点是:课外阅读、写作、读写训练等。在教学中,除了落实课内大纲上列举的知识要点之外,要善于抓住书中的角落知识,化小为大,把细环节扩大化,比如实践活动课、名著赏析课、作文小练习、辩论会、诗歌赏析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在教科研组的统一协调下,打破固定的、死搬硬套的课型设置,凸显出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
4、要多学习、多观摩,利用一切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及知识水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勤学才能善变。教学中,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要多走出去、带回来。关键还有一个筛选吸收、灵活运用的问题。对于眼花缭乱的教学模式的冲击,要坚守自己的教学法子不动摇,之后再去吸收增进一些优秀的适用的借鉴,万不可邯郸学步、鹦鹉学舌,但也不能讳疾忌医、墨守成规。
通过对这几位名师教法的观摩,我准备从以下几点去做,力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1、在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视听盛宴。在名著赏析、句子仿写、病句修改、阅读分析题、写作片段训练等方面知识的复习教学中,可以制作课件,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2、要重视读写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思维之深度。抛弃传统的分析课文讲授方法,可以借鉴试用版块讲授方法设计,从细处着眼,切入口要小,研透知识点。在师生互动研习课文的同时,注重学生片段写作练习,可以插入仿写、读写、改写的内容。写作课上,可以尝试话题作文擂台赛,必要时进行小组内(教研组)作文讲座。在作文训练时,先从片段开始(开头、场面、结尾),再到立意、谋篇(结构、过渡)。一切贵在坚持。
3、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发动学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拓展之中。活动的宗旨是: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如可以成立校园文学沙龙、演讲家协会、诗词品读兴趣小组、故事会等,通过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形成高涨的语文学习气氛,达到多写多练、多反馈多展评的目的。
我坚信,既有我们今天的勤学苦思、埋头耕耘,就定然有我们明天的硕果累累、桃李飘香!
更新:2009-10-26 17:27:4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