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培训促教师素质整体提高
教师的基本素质如何,不是管理者的责任,但教师素质能不能提高,却是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我永远的工作重点。我坚信,教师的培训质量有多高,教育的质量就有多高。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管理工作中永恒的重点。队伍建设主要是抓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抓基于校长、教师工作的岗位培训。可以说,校长教师岗位培训的质量有多高,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就有多高。
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抓校长队伍的岗位培训。
一是组织了校长学习共同体,开展了学校管理策略的研究。每个月都把校长们组织到一所学校,开一次现场研究会,研究一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校长们听课,和教师交流,然后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式已坚持了10年,提高了校长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教育局班子与每一位校长一起研究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学校近期远期的工作目标。校长还要自主设计教育局“兑标考核”的评价细则。
三是组织了“学校发展研究”的系列研讨活动,让优秀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行为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四是系统培训副校长,为区域教育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抓了教师队伍建设。对青年教师,开展了“人盯人”的师徒帮教活动和教学方法研究活动,随时检查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学科教学研究协作体,指导青年教师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制订改进教学方法的计划。对骨干教师,一是送出去学习培训,二是拜著名教育专家做师傅。三是开展基于问题的岗位培训。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名优教师,一是开展教学风格的研讨活动,引导名师树立教育家的志向。二是组织名师团队工作室,把区内同一学科的名优教师组织到一起,让其在本学科教师中起到引导作用。三是设立“十大名师、十佳优秀班主任”奖。四是组织名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支教、巡讲,收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做徒弟。
近两年,我们增加了班主任津贴,为全区教师改善办公条件,并为农村学校配备了公务用车,在评优、评职称等方面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一系列的政策,激励了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我形成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校长、教师的职后培训非常重要而且必须长期坚持。
培训要清楚他们存在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解决问题。培训的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情况,调整方式。另外,对教师不光要进行业务培训,还要引导他们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工作。(作者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