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智慧 感悟名师
与朱乐平老师近距离接触的这两天时间里,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睿智、幽默、谦逊、内敛、平易近人……
听朱乐平老师上《圆的认识》这一课,居然让我感觉时间过得如此飞快,转瞬即逝,当我还沉浸在这堂课当中没回过神来时,铃声骤然响起。课已完,只是我手中的笔还停不下来,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想写,想记下来。
细细去品味朱老师的这一堂课,整堂课的设计是如此新颖,总是在你不经意间将一个个知识点进行渗透。孩子们在获得圆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让人觉得他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获得,而非老师的刻意给予,知识的汲取真的是“润物细无声”。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么几个环节:朱老师在让学生认识圆之前,先与学生进行对话,从中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圆的教学。
师:关于圆你们知道什么?
生1:圆有中心点。
生2:圆是360°的。
生3:有无数条对称轴。
生4:圆没有角。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好,谁还知道圆里的一些特定名称?
用朱老师自己的话说:“我喜欢对学生进行批发性评价。”这一点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在几位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朱老师一直面无表情地站在那儿,让你看不出他对学生的回答是否满意。朱老师课后还自嘲地说,他那副模样就像得了“老年痴呆”,多幽默,多风趣啊!学生在没有得到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评价及暗示时,就能够继续不断的举手,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环节,却恰恰体现出朱乐平老师课堂教学的高明之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让我真正感受到朱乐平老师真是一位教育的智者!
生1:中心点。
朱老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不带任何表情的等待下一位学生的发言。
生2(边说边用手比划):从中间那个定点到外面的圆那一段是半径。
师:定点叫圆心。用圆心O、圆心A、圆心B……表示,都是可以的。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间的线段叫半径。
看呐,朱老师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点拨,将知识渗透于无形。学生能将圆心用“中心点”、“定点”等词描述,其实已经说明学生对“圆心”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就不必再作过多的解释,很自然的引出圆心及圆心用字母表示的形式。同样,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已经知道圆的半径指的是什么,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准确的表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就显得轻而易举。
……
像类似的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因为朱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风趣,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交流、学习,获取知识。而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教师总是在不断的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结合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
短短四十分钟的课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很多,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教育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反思,把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一点一点的来累积经验,提高自身素养,我相信,只有“厚积”才能“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