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做健康、快乐的教师

作者:BX 来源:摘自:《教育论坛》 点击:1155

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和有关概念

(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004年6月我们对武汉市中小幼教师作了心理健康、工作压力及应付方式、心身疾病的调查,所得结论不容乐观。

1、心理健康状况。武汉市中小幼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0.4%,与国内正常成年人常模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SCH测试

2、工作压力状况。中小幼教师中有29.6%感到“工作压力极大”,69.7%感到“有些压力”,毕业年级教师压力感非常显著高于非毕业年级教师。

中小幼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

1)、学生问题。

2)、时代的新要求。四人合作小组:提高课堂效率。老师提要求:讨论完,请哪个听得最认真的人来讲讲你听到的别人发言的内容。

3)、社会环境。教师是一种被神圣化的角色,用“道德吉尼斯”来要求老师。迈克尔·乔丹: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你喜欢干的一件事,又能用这个兴趣去赚钱。王小丫:我当主持人可以养家糊口,我喜欢当主持人,我当节目主持人,观众喜欢我,我就很荣幸。老师又是被妖魔化的角色。一幼儿园教师结婚给所有学生家长发请柬。

4)、工作条件。

5)、工作负荷:工作时间长。

6)、竞争与个人发展。评**、骨干/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似的教师成天捆在战车上。

7)、学校软环境。

8)、不同群体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有一定差异。幼儿园:安全初三、高中:升学压力。

3、心身疾病。头痛是中小幼教师患病率最高的心身疾病,其次是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瘙痒症。

4、压力与心理健康。压力源总均分和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相关,压力源各因素与心理异常各因子之间均显著相关。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教书育人。

2、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有助于身体健康。

(三)健康与心理健康。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还包括每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由此可见身心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必备的条件。

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结合。在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并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宽容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智力十分发达的人才能购买它。”“道德的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3、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所谓“五快”指的是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指良好的个性(即性格温和,意志坚强,经常保持乐观和幽默)、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待人接物以“和为贵”为准则,遇事不斤斤计较,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军人、公务员、教师是纳税人养活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现在的学生生活的是一个物资极端丰富、充满选择的时代:超市、遥控器、鼠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身健康

(一)正确认识工作压力。

1、压力与工作绩效。

2、有压力才有动力。

3、压力过大的负面影响。情绪不好,思维阻滞。

(二)建立并保持良好心态。

1、积极的心态。半杯水/半个饼/改作业。

2、稳定的心态。演员、激情、高峰体验。最好是正弦曲线。

3、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改变思维的角度;遵守一些原则。当压力特别大,不想以后其他的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有不测风云”。

4、有勇气面对挫折。老师表现出成熟性和明智,但来势也有许多要面对的压力。

(三)做最好的自己。

1、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

2、悦纳自我,喜欢自己的优缺点。

3、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提升生活乃生命的质量。

三、教师人际关系与沟通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群索居。

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与建立,就是“人际关系”。

3、人在某些社会活动中存在着与人亲近的“内在驱力”。

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等。

(二)教师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教师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2、中小学教师工作具有个体劳动、综合显效的特点;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提升依靠团队力量。

3、中小学教师自我评价容易偏高,这是引发人际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健康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1、彼此坦诚地沟通,且能接纳彼此的看法。

2、彼此的要求与请求,能合情合理。老师不坦诚、恭维。帮别人一忙,为自己留后路。

3、主动地关心彼此的成长和幸福。

4、每个人尊重他人的自由,而不企图控制他人。

(四)教师中常见的四种交往态度。

“我不好—你好”(否定自己、肯定别人)“我不好—你也不好”(否定自己、否定别人)

“我好—你不好”(肯定自己、否定别人)“我好—你也好”(肯定自己、肯定别人)

四、处理好四种人际关系

(一)与学生的关系。

(二)与同事的关系。

1、独木不成林。与同事应该是协作关系。

2、相互取暖。重视人际的互惠关系、友善、合适的距离、泛泛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

3、时常给予别人适当的赞美。对同事的成就抱以欣赏的态度并给予真诚的称赞。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心存感激,并适时表达。低调、示弱可以保护自己。

4、弹性处理问题的态度。坦率表达你的感受和看法。工作中人们对同一问题看法的角度可能不同,可以讨论。错了勇于承认。处理事情过于固执和坚持一种固定的方式,容易使个人遭到挫折,使人际关系闹僵。

5、讲究礼节。日常工作中,不因为彼此之间很熟悉,而忽略礼貌用语。

6、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发怒,决不口出恶言,不迁怒于人。

7、教师与学校领导发生矛盾时,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

教师要尊重领导,与领导主动自然地接近,恰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因为中过是官本位制。与高一级的行政者讨论事情,而不过分越级。支持校长的政策和程序。避免公开批评校长和领导。

(三)与家长的关系。

1、家长不是教师。学校教育责任在教师,不轻易请家长。

2、家长不是学生。尊重为首要原则,信任并赢得家长的信任,为家长出主意。

3、教师不是家长。师爱源于母爱,高于母爱。可以对家长说“不”,技巧的说“不”。

案例:家长要求给孩子换桌位。教师应把“球”踢给家长,“好多学生家长都想换桌位,您给出个主意啊?”

消极防御过度(触觉防御过度)人际关系不好与孩子出生有关。“剖腹产的孩子爱告状”。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告状不都是有理的,不要老告状,要学习他人的长处。

(四)与家人的关系。

1、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人生港湾,不需戴面具的地方。(家和万事兴、后院不能起火、人累心更累)。职业生涯成功的保障。

2、两个人的世界。相互理解,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相互信任;不猜忌、不控制;相互配合,给对方以尊严、面子。

3、婆媳之间。婆媳关系不良,对婚姻质量的影响比第三者插足更大。日本社会学家提出:“一碗汤的距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不刻意“搞好”关系,不委屈对方,也不委屈自己。

4、亲子之间。放下好为人师的架子,学会倾听,和孩子共同成长。注意教师与母亲角色区别。(方法:回家之前先摸摸自己的脸,告诉自己现在不是老师,而是妈妈。)给自己孩子多一些关爱。(我愿意当你的学生,不愿当你的女儿。)

快乐教师食谱:取五杯关怀和七袋诚挚,与八罐信任充分搅拌在一起,然后将九份努力、两勺善良、三杯宽容、四勺理解加入,添上一杯友谊和六勺希望,洒上大量笑声,同阳光一起烘烤。每日食用一份,快乐会从早到晚陪伴着你。


 

更新:2009-09-26 06:18:3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