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写作,享受,或痛苦?
我在《教师写作,写什么》中,简介了特级教师宋运来关于教师写作论题出处的总结:1、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2、从“教后记”中寻找深刻的“反思”;3、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4、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5、从不经意的小事件中“寻觅”;6、从学生的作业与试卷中“寻宝”;7、从成功的做法中“筛选”;8、从教材疏漏处“指瑕”;9、从业余阅读中“触发”;10、从课题(专题)研究中“收获”。
“yingyueqingchenb”同志留下了颇有意思的评论:
忽然一天,某领导见到这篇文章,深有同感。
回去后,急召大家开会,安排每人必须从上面每项写一篇心得。
于是乎,
呵呵,不是不好呀!我看了,个人觉得可以做,有帮助。不过讨厌领导摊派。
自己做是一种享受,被别人叫就是莫大痛苦了。
我看了Y的留言,颇感疑惑:教师写作,是享受,或痛苦?!
作为教师,已习惯了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一定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当校长给教师布置促进专业发展的作业时,为什么说是莫大的痛苦呢?!如果有领导看到我这篇博文而深有同感的话,我以为这是一位不错的领导。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这样的学校领导才是好领导;只看重学生考试分数,只关注班级检测名次的领导,这样的领导就未必受欢迎了!!只顾学生分数而不顾教师成长的校长,你喜欢吗?当然,学校给教师布置作业,要营造氛围,健全机制,建立平台,加强交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教师的承受程度,写作量要适度适量。如果学校不顾教师的感受,而硬性摊派繁重的写作任务的话,那就很值得商榷了。
Y老师说“自己做是一种享受,被别人叫就是莫大痛苦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同样是写,自己自愿写跟被人叫着写,差别有这么大吗,用“莫大痛苦”来表达?教师写作,不就是为了促使自身的专业发展吗,何必计较“自愿”或“被别人叫”?!我以为这话颇有点像猴子“朝三暮四”的味道。一个真正乐于写作、享受写作的教师,是不会因“被叫”而痛苦的。
有老师觉得自己教学多年没长进,没什么挑战,没机会进步,于是提不起工作热情来。很多时候是因为只消耗不补充,教书而不读书,拿着教科书教参过日子,教学生学习而自己不注重进修,这样的职业生命何来持续发展?换一种思路,以写促思,以思促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积累,享受过程,我们的教学生涯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教师写作,是很私人的问题,写与不写,全凭个人意愿。“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人把做教师作为谋生的手段,有人把之当作事业来看待,这才是社会。在这里,我只是倡导提议老师们执起笔来,记录心得,写下体会,以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并无意对老师们居高临下的指手划脚,请Y老师不要误会。在以前,我会对Y老师再一番苦口婆心的述说教师写作的好处的,以达到“拖人下水”的目的。但现在我不说了,因为说了等于白说,还会给人留下自命清高之嫌。教师写作,坚持者享受其过程,不鄙者视之为痛苦,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是否动笔,纯个人问题,千万不能强求。
最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