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师讲座--为了“忘却”的教学
暑假在进南师大田家炳楼听讲座。主讲人江敏老师是金陵中学化学教师,是我最崇拜的三个南京中学化学教师之一,也是居于首位。她对化学学科的理解总是独到深刻。之前就听过她的课,觉得独辟蹊径,引人入胜。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更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
金陵中学一个优秀学生不幸得了脑炎,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过。在医院昏迷数天后醒来,连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都不认识了。即便这样,有三个细节却令人为之动容:
母亲说,你吃西瓜,他挥手说:大家一起。。。(大脑损伤,语言表达不顺利)
同学说,你很棒,他翘起拇指:你们棒。。。
老师说:你好好养病,将来还要为社会作贡献,他激动地坐起来,紧紧地抱住老师。
一个连身边亲人都“失忆”的病人,却记得说那些话,同身边人分享,这就是他在大脑损伤之后记住的。人的尊严,对身边人的爱,以及自己最朴素的人生价值。
江老师以这样一个故事开始,阐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有尊严的生活,心中充满爱,以顽强的精神力量去面对挫折。这些,才是学生终生不会“忘却”的。
化学教学亦然如此,毕业后,学生经常说学过的忘了。这是我们工作中的悲哀和尴尬。也说明了这些忘记的或许本身就没有意义。
江老师说:若干年后,学生会遗忘化学学习中的许多细节,但是他们能回味和体会到的是:
1、自然是一个可理解的生动而有趣的物质世界;
2、自然界中存在着广泛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联系;
3、理解过去(化学学科的发展)、立足现在(用认真的态度做当下的事情)、展望未来(期待并有信心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
之后,结合教学实际,细述了教学案例的具体处理。我想,这些都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摸索、思考的智慧结晶,听来觉得新颖透彻。摘录主要观点与各位分享:
1、重视实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2、重视对知识的整合,形成化学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
3、在化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人与自然的对话;
4、关注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
5、处理好化学原理与习题的关系。
是啊,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习惯性的围绕习题展开,理不够,题来凑。忽视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