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打造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群体

作者:chiweijian 来源:XSK 点击:2394

 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实施者,美国·克罗韦尔曾经说过,“教师是今日教育中的核心人物” 。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兴教之道在于师”,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多年来,我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即教师人格魅力的凸显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我们都知道,教师人格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风格和行为风范,包括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学术水平等。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其外显形态从我们平时在学生中间开展的问卷调查就可以窥见一般:威而不令、严而不死、亲而不猥、活而不散、宽而不乱、博而不骄、新而不怪、雕而不俗、刚而不犟、愤而无私。教师人格魅力的隐性价值我们借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基于此。学校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打造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群体:

一、标本兼治、强化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应该说也是个系统工程,弄不好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在师德建设中,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制定并实施各种师德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师依法从教,以德施教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这方面的工作是大量的、经常性的、是带有强制性并有及时效应。然而,规章制度的效能的真正发挥,最终还得依赖于教师内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师德管理中,人的因素,人的思想因素,应该还是第一的、根本的因素。在师德管理中,学校要善于做到“三先”:即“管理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在强调执行、实施上级和学校制定的各种师德具体规范要求时,我们总想方设法了解和把握教师的各种心态,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效果往往要好许多,这样,一些具体的师德规范要求和制度就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心理认同,更好的内化为行为约束。

回顾近几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在相关的活动安排上,学校树立师德新概念:如教师个人的学习心得、政治学习笔记等,避免机械性的重复,倡导的不光是动手,更主要的是动脑,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耳目一新,而不是似曾相识。在帮扶学生时,人员的确定,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要相互知晓,在日常的帮扶记载上,不是过去的一张表格式档案管理,而是活页式的以日志的形式呈现,在三爱三送的帮扶活动中,有的老师在校帮扶学困生理解掌握知识;有的老师到学生家中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的老师不适时机的对单亲孩子给予心理上的疏导,效果是显著的。老师们深切体会到,言传不易,身教更难;身教难,难在坚持、一以贯之。教师要做“三味”先生:一是要有“长者味;二是要有“知识味” ;三是要有“人情味”。

二、内外并重、强化业务建设。

内外并重”就学校来讲,重在“岗位练兵”,校本研修,同时要善于借助外部教育资源优势;就教师来讲,重在激发教师内在的驱动力,自觉地苦练内功。

学校引领——“半亩方塘一鉴开”。学校不仅仅是管理的地方,更是引领教师走向成功的圣地。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要为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把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凝心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繁多的新理念、新经验,起初教师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学校少一分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份指导。如教师懒于读书时,学校应帮助教师制订读书计划,有目的地购置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订阅教育教学刊物,引领教师畅游书海,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教师惰于科研,学校就适时开展“新课程形式下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的大讨论,解开教学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教师领悟教学研究的真谛,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同时,学校还要组织教师开展“我们离名师有多远”的反思活动,让教师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选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激发教师沿着“合格教师→好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道路成长。在这一点上,我深切的感受到,唤醒沉睡的教师相当重要。沉睡的教师在各个学校有或多或少的比率,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过早地进入了“职业高原期”,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教师的“职业倦怠”。 摆脱“职业倦怠”的羁绊,关键在于教师自己要树立明确的目标,选准突破口,执著地追求,在学校引领下,教师走上不断奋斗、不断成功之路,在校内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教师在内心一定会燃起学习之火,研究之火,创新之火,开辟教育新天地。
       建立机制——“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学校引领激发了教师想干的热情,那么,建立机制则是激励教师持续干下去的不竭动力。在各种机制中,学校重点抓评价机制的建立。因为评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为此,学校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体验教育的成功”为目的,通过教代会不断改革完善《教师考评细则》和《班主任考评细则》《各类评优选先的规定》,在评价过程中,既面向全体教师,又考虑教师之间的差异;既注重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又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等。评价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过程性评价中,对每项工作都做到“计划→布置→检查→反馈→改进→创新”六个环节,既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体验成功的乐趣,又让教师看到同事的发展进步,激励自己不断超越,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和欲望。
  搭建舞台——“万紫千红总是春”。学校本着“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原则,为展示教师才能搭建多彩的舞台,使教师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或竞赛,让他们藉此舞台、崭露头角,尽显才华。回顾近三年来教师发展态势,老师享受了教育,采撷了阳光:每年县组织的的三教论文评选,教师论文的获奖率在80%以上;课堂教学获得省级奖励的1人,先后有6人在县级组织的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堂上展示。在首届教师才艺竞赛活动中,获得镇级奖励的4人,县级奖励的2人,可以这样说,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工作,

回顾以往,展望未来,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打造上,我们将会一如既往的在欣赏中激励教师,在课堂上砺炼教师,不求浮华,只求本色;不要夸饰,只要踏实;在读书中使教师提高,在团队中使教师发展,在境界追求上使教师自我超越。


 

更新:2009-09-02 07:01:5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