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她后妈
“一个,两个….43个,哎,还是差一个.”就是我们一年级的开学初的第一个家长会,唯独她的家长没有来。她就是---张新雨。一个再婚家庭里的孩子,上有后妈带来的姐姐,下有刚生下来不久的弟弟,只有她没人管。每天看着她的茫然的眼睛,焦黄的头发,我的心中就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可怜,是疼爱,还是……反正是对她,一种天生的母爱情结,使我认识到:我不能批评,不能伤害她。
第二天上学,我轻轻的走到她座位前,问道:“你的妈妈和爸爸在哪上班?”
她小心的说:“钢铁厂”
“哦,一个很累的单位。每天还要三班倒”
“在家她们问你学习吗?”孩子默默地摇摇头,眼睛不安的看着我,
“怕我批评她昨天的家长会,家长没来?”我亲切的看着她。用手摸摸她的头。像是有了勇气,她接着说:“我爸去外地干活了。”我的心里更是一酸,把她就这么扔给了她的妈?
可是,她的现状又使我不得不主动和她的妈联系,她大班没有上过几天,五以内的加减法还不会,我一直用课余时间辅导,可是收效甚微,更何况她的学具没有一次能带来。她的很多任务没有一回完成过,我一人的教育是微不足道,必须和家长联合,得到她们的支持。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要怎么和她的“妈妈”沟通。
我这时想起一个词,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她的后妈。我要自己在家照顾三个孩子,上班,有时间辅导她吗?有精力吗?
是啊!难!难也必须做!等待着一个恰当的时机。这时一个贫困生的指标下达给我班,我毫不犹豫的填上了她的名字。那天贫困款下来了,我让张新雨转告她的妈妈来取钱。果然,妈妈急忙赶到校了。
“我知道您的工作很累,时间也很忙。”第一次见面,我试图以“套近乎”的语气来拉关系。
“呵呵,是啊”看我这么热情,她的妈妈开始表示关心的说:“我家孩子怎么样啊?她的爸爸原来在家,让他来,他也不来.”
“因为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来了以为老师会说。。。。。”
“是啊,现在只有您自己在家,也够忙的,我知道您家的条件不是很好,所以给她报了贫困生。”
“谢谢您。老师!”家长露出一点笑容。
“不过,孩子的底子有点薄,您最好抽时间辅导一下吧!不然孩子以后学习不好,学坏了,也会给你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麻烦。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女孩子更加使父母头疼的啊”
“恩,我尽量吧!这孩子也不听话,以前在爷爷奶奶家,和我们还不太习惯,刚回来一年。”她的妈妈露出一脸的无奈。。。。。。
事情就是这样,当时我想:如果我是她的后妈,会怎么做?能做到什么样呢?设身处地的想想,,,为生活奔波,做饭上班。。。。在辅导孩子。。。。,在说,后妈也很难做。
我真的不知道答案。哎,能做到哪算哪吧!想到这,又有些失望。
没想到一连两天,她的数学有点会了。一问才知,原来她的妈妈真的辅导她了!我就打电话,对她的妈妈说:“真没想到您是对孩子这么负责,您的心眼可真好。”电话那头传来她的妈妈朴实的笑声,,“呵呵。。。我教了她一点。。”
这一点也是付出,我不能失去这么好的教育沟通机会。
为了让孩子也能和她的妈妈感情深些,我一检查她的家庭作业,有的题做正确了,就和她说,:“你的妈妈对你真好”或者“转告你的妈妈,老师说您,真是一个好妈妈”这时孩子的脸上有了一些笑容,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有一点幸福的感觉。
孩子是天真的,要让他生活在幸福之中。
后来直接在本上写着“多亏了您的关心,张新雨的学习进步很大,谢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也为您无私的爱而感动。”
“有了您,张新雨真的很幸运”“您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妈妈” 。。。。。。。。。。
虽然没有收到她的任何话。我能从她的行动中看出,她从不关心到关心,从不管到管,爱的清泉从她的心里流到了张新雨的心里。她不在是以前的被人遗忘的孩子。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赞美,这种赞美是做好每件事的动力。作为孩子的”妈妈,正是由于我总是从她的角度考虑问题,每隔几天或几个星期,就写几句发自内心的感动的话,她的妈妈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赞美。使她感觉受到了尊重。才是妈妈坚定了教育孩子的信心。
孩子一天天的愿意和我说她的妈妈。每次叫妈妈还是那么亲,她在不断地和妈妈拉近距离。而且上课听课也能听明白了,字也大方工整了。喜欢学习了。学具也能带一些,虽然偶尔也有些不全,我也很满足了。
看到孩子在健康的成长,看到她的幸福的表情,作为班主任的我,更加高兴与欣慰。我为自己能充分的尊重家长,使张新雨不在掉队而高兴;为张新雨重新找到母爱而欣慰。
而每当和她的妈妈见面时,她的妈妈就会说:“老师,您费心了!”听的我心里热乎乎的
这件事告诉我,在教育上,老师如果能换位思考,充分的尊重家长,教师和家长之间关系和谐,目标一致,方法共通,才会对孩子产生最好的教育。
“假如我是她的后妈”这句话,一直在提醒我,要有爱心对孩子,要有诚心对家长。它会使你对教育有全新的认识-------和谐的就是美,和谐的就是好的教育。使你教育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