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我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教师?

作者:慕之 来源:xsk 点击:1727

近日一直在断断续续地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一书,当我读到莎伦·M·德雷珀这位美国1997年“全国年度教师”时,产生了我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教师的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最为原始的回答应该追溯到我的小学四年级。那时的我虽然年幼,却给自己的未来树立了两个目标,一是成为记者,二是成为教师。目标确立之后便是漫长的求学生涯。直到高考结束,面对自己并不理想的高考分数,我知道年幼时的第一个理想是不能实现了,甚至也开始为自己的第二个理想担心起来。那点可怜的高考分数预告了我与本科院校的无缘,在填报升学志愿时,填报了一个并没有太大希望的师专。造化弄人吧,暑假的漫长已经让我放弃了升学的希望,可谁知那一年高考扩招,我就这样幸运地成为扩招的一员,走入了离家并不太遥远的师范专科学校。

两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自己成为一名乡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日子,那一年是2001年,这样的日子一直到现在。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还要继续下去。

我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教师。如果当初我的高考成绩再优秀一点的话,我能保证自己成不了教师。换个说法,我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我的主观意愿,虽然我曾有过成为一名教师的幼年时的理想,但这个理想最终屈从于高考成绩。

八年的教师做下来,我依然不敢说自己是为了乡村中学的教育,是为了乡村和我一样的农家子弟的未来。或许我非常适合做一名教师,这样认为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当初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天,我并不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我或许是为了别的事而来的,是为了别的事而生的,最终成了一名教师是不得已的。我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

莎伦·M·德雷珀也是“不得已”成为一名教师的,但她的“不得已”却相悖于我们的“不得已”。她把教学视为自己的“使命”,把自己描述为一名“不得不教”的教师。“教师是我的心与灵,它很大程度上定义了‘我是谁’。我将以之了结此生,无论我在何地。”德雷珀是主观上愿意成为一名教师的。

我们呢?

或许我们从教已经有些年头了,现在在让你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教师”,你是否有点主观意愿了呢?我已经有一点了。
 

 

更新:2009-07-15 04:24: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