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幸福
2008-2009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永吉实验小学 杨 健
2009的上半年,是我校最忙的一个学期。在有些人眼里,忙似乎与烦是一对朋友,可我看到的却是忙碌过后的张张笑脸,这就实验人无止境的追求,这就是实验人的幸福,我也是。
与去年相比,对于科技而言,就我个人的心态可以用“思考”取代“玩”。校本科技就象一只刚刚出壳的小鸟,毛绒绒的,惹孩子们喜爱,但是若没有成长的美丽,孩子们也会厌烦的,能从玩具中挖掘出多少有利于孩子们思维与成长的东西,是我这个学期一直在思考、实践与摸索的问题,但我对自己的领悟力,总是不满意,我觉得搞教育有时还真的需要那么一点点的灵气。
实验小学就象一个大孩子,在慢慢地走向成熟,内敛而并不轻狂地让人们感觉到他的魅力所在,它更象一朵花儿,幽幽地释放着它的香。
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怒放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努力,我也在不断地努力,因为我想在百花奇放的那一天,也能找到自己的那一色。
一、备课
科技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孩子们越喜欢,我对自己就越苛刻。我觉得我必须有自己的课件,才能满足孩子们系统性与阶段性的学习。我求教于实验高中一位热心的微机老师,按照我的意图,它教会我制作了Flash七巧拼图课件。这样我保证了每节七巧板课都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其实有了这些还不够,课的导入与规律的总结,还要有灯片的介入。这样,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就要靠网上查找或是相机自拍,无形中,每节课的课件总的准备量是很大的。为了在正常授课的时候不分散精力,我利用开学头一个月的时间,集中时间与精力,每晚同电脑奋战,完成了所有课件的制作与教案的编写,电脑成了我家利用率最高的一个电器。
因为我的电脑水平有限,有的时候真是挺难的,何况,我的个性又不愿意麻烦人。刚刚尝试独立制作的时候,总会碰到意料不到的小问题,我就自己琢磨,往往一个键子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要自己弄上半个小时。那段时间,眼睛总是干干的,我可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不惜花三百多元配了电脑防辐射眼镜,这样眼镜就舒服多了。
在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课程的总体安排上,我不知改了多少回。如何充份利用两年四个学期六十四周一百二十八个课时,我每次都象算计每个月的花销一样,精打细算,因为,时间是有限的。
我从不吝啬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任何付出,因为准备了、付出了,所以我收获的是快乐、满意、和幸福。
二、讲课
这学期,因为有一些领导和前辈们的听课,所以在课的环节设计上,我有了更深刻的条理性认识;在教学深度的探究上,我又试着拨高了一点;在教师课堂的肢体语言表现上,我也有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等等。
1、4月2日赵老师、石主任听课
都说孩子需要表扬,大人也是如此。
一次小小的听课,两位老师从我看似简单的教学环节上,摞列了点点的可取之处,并加以肯定。这无疑增加了我教学的信心,当然还有校长的表扬,以及给予我的广阔的教学空间。都说当老师怕听课,我现在有些不怕了,因为每一次听课后的评课,总是让我对自己说,“下定决心,再努力!还要更好!”。
还记得刚开校本课的时候,赵老师总是说要来听课,所以从一开始,对于科技这个特殊的课堂,我就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松懈,这也是一种客观上的力量吧。赵老师就象一个师长一样,不断地鞭策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追求下去。
虽然,录相课没有进行,但我深深感慨两位老教师对事业的执著与付出,这种精神也一直在感染我,拂去了我所有的自满、不安、退缩与焦燥,我之所以敢大胆的一步步往前迈,因为我有这样的一双大手在扶持我。
2、5月13日现场长会
五月的课,三月末就下通知,四月初就着手准备,我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更象是一次战斗:第一次试听——可以;第二次试听——Pass;第三次试听——过关;第四次试听——不成;第五次又听——欠缺,我感觉自己就象一个士兵,越战越勇,仿佛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主会场上。
从最初的《鱼》的设计,到《猫》的更改,是我自己一次大胆的决择,也是谋求新的突破的切入点。每次看到校长殷切希望与鼓励,我就不断地为自己鼓劲儿:不能失败,决不能失败。好课是不能花哨的,要有真东西,从哪里去挖?怎样高效地利用40分钟?如何全面地展示?孩子的兴致如何恰到好处的煽动?教态怎样大方、童真、得体?特色如何凸显?亮点闪在哪里?我抛给自己太多的疑问。好在宋校、王校一直追踪引导,及时给了我好多宝贵的意见。如果说我们是辛苦的,我真不知那段时间,瘦弱的宋校是如何扛起那么多的担子!感动、感慨!一颗心、一个梦想,所以,我们成功了!
在整个现场会的筹备与召开期间,我看到了一种实验人固有的本色,那就是脚踏实地的甩开步子向前闯,不计小我。我喜欢这样的团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拥有无止境地梦想,才能梦想成真,才能给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注入奔腾的活力!
3、6月3日赵士英主任听课
现场会过后,我并没有让自己放松下来,思维象拧了劲儿的弹簧,不由自主地往前跑。如果没有现场会这节课的出现,我以为我“挖”到了深度,可是,一次次的改课带给我的是一次次的不满,我感觉自己象一个打井人,只是刚刚在撅。所以,在七巧板的课上,我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新想法付于实践。这样,在赵主任来听课的时候,就很自然的融进了一些新的东西。
课后,赵主任、赵老师和王校长针对实验小学的科技特色及相关的校本研究,一起做了细致的探讨与憧憬,从赵主任的讲谈中,我开阔了视野,从王校的介绍中,我感觉到了不懈地动力。一个人只要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我也期待科技这条路,在王校的引领下越走越好。
我还记的赵主任的一句话“整堂课,孩子们都很精神!”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领导。
三、活动
3月11日,我成立了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地点定于五年二班。其实,我期待有自己的活动室,活动起来方便省时,我甚至幻想里边摆放的是七巧桌椅。虽然不能实现,有梦也美!
活动成员是我从一年到五年共选拨的近五十名学生,我的观点是要把网撒大点,不然就会漏掉大鱼。想法总是美的,真的活动起来,学生大小不等,水平不均,接受不同,着实乱了一阵。再加上队员上课来的不及时,因为他们多数都有时间不等的课后班,下课的时间也不准,给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下学期的二课堂活动我要仔细的打算,否则有比赛就惨了,因为七巧板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幸运这神不会总那么眷顾我。
我也希望下学期的校活动不会太多,否则,我的科技活动就会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的孩子们需要的是——熟能生巧!
四、制做
有的时候,讲的多了,想法自然也就多了。在期末这段看似清闲的日子里,我突然想做两副大的七巧板,以便在课上师生很好的互动演示。总是看大屏幕,再美的画面,学生也会视觉疲劳吧?况且,这样还能解决网络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快,并能增加知识的灵活性,不见得事先的准备就是精准的。
这两副七巧板对我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从选料,到找人切割、打磨、找吸铁石、打眼,我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其中还走了弯路,有时,我就笑自己,一直教学生动手做,可我自己动手做的能力才那么一点水平。最后一关的刷油是吴校帮我完工的,我非常感谢!
五、学习
6月25日,我参加了在北京体育与艺术学院举力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骨干教师培训”。
此次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共有来自全国六个县区, 65个校外活动场所的101人参加了本次培训,能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格外的自豪。我珍惜每一节课的学习,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
十天的学习日程安排充实而紧密,有专家、教授、名师的讲座引领;有师生的学习互动;有知名宫的观摩体验;有“一对一”的合作学习,当然还有阅读北京、感受北京文化等等。这里不仅重圆了我的学生之梦、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更增填了我教育的灵气。为此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
1、“要想有所位,先要有所为”,“用手做事,只能合格;用心做事,才能优秀”,这是 广州宫主任的一句话,我非常欣赏。是啊,心与爱是一切美好的根源!
2、“课程停止,孩子也要哭着去学。”这是广州宫王健主任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刻骨铭心。老师就是要用好的东西地去吸引孩子,用自我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孩子,让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节课都是新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充满花香,引蝶弄舞。
3、“放下身段,沉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会得到更多的收益”。这还是广州宫主任送给我们的一句话,这也是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一股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
4、“哲学味道的大思考”,在北京就教育学院孟宪凯教授关于《信息技术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的讲座上,我捕捉到了这句让我久久回味的话语。“设计问题,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我们教师设计的完美课堂,其实主要是给孩子们设计美好的明天。
6、“越多的少年宫,就是越少的少管所”,“越多优秀的教师,就会有越多受益的孩子”!
培训的收获太多太多,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是不足以表达出我对这次培训思想延伸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辜负学校和领导的期望。
六、壁挂
4月4、5、6、7、8日,连清明节也没休,没黑没白地缝壁挂,让我记忆犹新。
这可真是一针针一线线,缝出了成果,见证了感动。王主任一直亲自挂帅,金萍着急上火嗓了坏了、东华孩子生病管不上心急如焚、李磊一针针一线线着实可笑,可他也没忘了老大哥的风范,桔子、矿泉水、麻辣烫等一并送上,这都是自己掏腰包,实在难能可贵。还有那么多的专科老师来助阵,我们时而听听音乐、时而说说笑笑,针在我们的手里飞也似地跑着,但是8日晚近后半夜1点多,我们还是没有完全完工。第二天,我一大早来到学校,看到若大的画室里李磊还在绣那幅牡丹,我们又齐心合力在检查团到来前完成了最后一幅作品。
你说,苦吗?确实,手指尖捏针捏得那段时间不敢动笔、动筷子,可大伙在一起忙忙碌碌着,很有意思。校领导也亲自督导视查慰问,让我们心里挺热乎的。这就是一个团队,有劲儿!
七、其它
这个学期是个及为充实的半年,我们专科教师除了份内的活,还承揽了家里其它的活动,如艺术节的排练、画妆,《永吉县历史》的打印等,宫主席一直很信任我这个信使,我也乐意跑退腿,送多了,感觉就象一个合作伙伴或是份内的活一样,义不容辞。
在北京学习其间,北京教育学院的伍芳辉教授向我们讲解了幸福的真正体现就是“快乐和意义”。细细品味,因为繁忙,所以我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繁忙让我收获了存在的价值和工作的快乐,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感谢王校给予我的一切教学的空间和动力以及学习的机会。我在培训总结上发自内心的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做一只苍鹰,把这里做为我重新起飞的高度,相信有一天我会飞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