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记录袋
校本科研中“教师成长记录袋”激励教师正确审视自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在校本科研中实施“教师成长记录袋”的意义。
西蒙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方式的改变。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是当前引起极大关注的一种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英文单词是portfolio,来源于“port”(携带)和“folio”(纸张或资料)的组合,有文件夹、公事包或代表作选辑等多重含义,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成长记录、档案袋、卷宗夹或学习档案录。成长记录袋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教师成长记录袋”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教师的相关作品及其它有关资料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教师在教学、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教师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激励教师取得更高的成就。
“教师成长记录袋”丰富了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了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总的来看,“教师成长记录袋”在三个层次上都有所体现:首先它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其次,通过档案袋中内容的交流可以实现智力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第三,学校的管理决策者可以通过教师记录袋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反思前期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在校本科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校正是利用了成长记录袋的激励性作用,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实施原则
多元性原则:我校“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设置体现了角度多元的特点,重点反映教师在师德修养、师生关系、业务学习、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整合、团队合作、校本教研、学生个案研究、考试评价等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
主体性原则:“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栏目的设计还体现了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发挥教师记录自己成长道路的积极性,更好地体现教师成长过程的个体差异性、成长方式的丰富性等特点。
互动性原则:“教师成长记录袋”是教师自我评价与学校对教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培养的重要依据。我校一直重视“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分析应用,并关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之间的互动反馈,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力。
发展性原则:“教师成长记录袋”所隐含的评价标准与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激发教师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并随着教育价值观、社会人才观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
(三)“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内容
1、主题:我与课题同成长
2、制作分类: 按目录内容分类
3、教师科研成长档案袋的具体内容:
(1)研究课题(包括课题来源、学校课题、科组子课题、个人研究方向等)
(2)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所教科目、个人兴趣爱好的相关资料)
(3)理论学习(包括听讲座记录、读书文摘、制作教育名言卡片—可作分类)
(4)听课记录(指校内外科研观摩课)
(5)科研公开课专题(个人承担)(教案、专家和同行评课、反思)
(6)文字成果(论文、教育叙事文章、课堂实录、调查报告、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发表文章)
(7)获奖记录(自己、集体、指导学生)
(8)班主任有班级管理栏目、科组长有科组管理栏目
(四)“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实施成效
我校从2003年10月15日,挂牌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主体性教育研究与实验》实验基地,并订下学校研究子课题:三优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后,开始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两年多的时间就让大家体会到了学校的变化。教师中研讨的气氛浓了,怨天尤人的少了;不断自我反思改进的多了,不求进取的少了;互相学习,发现对方优点的多了,忌贤妒能的少了。“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
(1) 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参观其他教师的记录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顺利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2)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为教师及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搭建了平台,对教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专业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3)有助于教师记录进步,激发潜能。在成长记录袋中教师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教师向高层次发展。
(4)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整体氛围。教师们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了干练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搭建了平台。通过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我们的教师变了,他们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他们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相互学习。这种互动代替了“一言堂”、“满堂灌”。教室里出现了更多的“你说、我说、大家说”,“活”起来,“动”起来的课堂,让教师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教学是快乐的。
(5)有助于学校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推广。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成长记录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要体现多主体性。主张使更多的人参与评价,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特别是使评价对象自身也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虽然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工作量很大,还有种种缺陷,但只要形成习惯,按部就班地去做,认识每一项具体内容的意义,避免走过场、走形式,“教师成长记录袋”就会在课程改革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产生改革性的效应。力争“教师成长记录袋”成为促进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