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时常听有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人情味,你为他掏心窝,学生非但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反而将老师的好心扔到伤心太平洋。
问题的症结何在?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那道无形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俗话说“亲其师,方能倍其道”,一个只注重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成长不闻不问,甚至居高临下,俯视学生,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老师,学生在距离上都无法与你亲近,谈何喜欢你,想让学生喜欢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氛围贴近学生的心灵。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联系,融洽、和谐、自由、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优良的课堂气氛,课上,教师应以同学的身份加入学生的讨论中,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学会平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课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多重的,是朋友,是父亲亦或是母亲。或共同嬉戏。总之,做为教师充分摆正自己的位置,应和学生打成一片,应把学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学生的成功当成是自己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才能和学生心心相印,学生才会喜欢你。
二、寓爱于教,赏识学生的优点。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只有赏识学生才能驾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刚接手时他的语数英成绩都不超过60分,但他的字写的不错,抓住这一闪光点,我不惜时机的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就这样,我发现他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由此看来,我们做教师的应睁大眼睛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学会用欣喜的目光放大学生身上微小进步,把肯定和赞赏的语言慷慨大方地送给我们的学生,千万不要吝啬。
总之,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在赏识、鼓励的期待上。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不是锤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这句话揭示一个道理:教育只有像春雨润物,细而无声,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里上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