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工作总结
难忘的2008年9月,带着领导对我的信任,同事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我离开工作多年的市二小,来到朱阳一小,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这一年来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了支教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在支教的同时生命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可以说受益非浅。在朱阳一小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现在总结如下:
一、转换角色 全情投入
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应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求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绝不搞特殊化,平时我也能主动的与老师沟通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索取宝贵的经验。出来乍到时,对那里的工作一无所知,领导和老师热情地帮助我,给我耐心讲解各项工作如何开展,与我配合的数学老师也积极的为我工作正常开展提供各种便利。支教一年来,我觉得我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刚来的时候,对吃饭、喝水、住宿等基本生活全都不适应,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教室和办公室室温度不够高,羽绒服几乎不离身。如果赶上下大雪,有时真感觉挨不下去了,但每次这样的念头又都被我身边的朱阳一小的老师的行为所打消,这里的老师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献身农村教育,都毫无怨言,并还那样的乐观开朗。特别是有许多像许丽春、王荣花等几位老教师那样带着重病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是让我感动。支教期间,我的60多岁的老母亲由于常年辛苦操劳,腰肌劳损,疼痛不堪,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还要忍着疼痛给我接送年幼的孩子上学和生活起居。为了不影响支教工作,在家中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时我没有请一天假,没有耽搁学生一节课,认认真真完成学校教给我的各项工作。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我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二、教书育人 精诚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情激情,课上和孩子进行着生命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我的投入感染着学生,我的激励促进着学生,我的帮助提高学生,更用我的人品塑造着我的学生。教书育人,是我上课的宗旨。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课堂常规、学习习惯,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思维,注重提高能力与悟性,注重熏陶学生品格与修养。从支教第一天起,我便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当中。和孩子们一起畅游书海体会读书的乐趣。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我给与更多的尊重,农村孩子大多父母文化水平很低家庭教育有缺失,有不少孩子基础很差,我所教的四(3)班中有任丽康、王伟欣等5位同学成绩很差,纪律不太好,我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并手把手教他们写字读书,关心和鼓励使以前这些很不起眼的小花也灿烂起来了。我的理想并不是使每个学生都完美无缺,但我尽量要每个学生都完善自己,都在某种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在不断的努力下,我们所收获的结果也是喜人的,每一个同学的成绩都有所提高。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多次名列年级前茅。我还被评为“转化潜能生先进个人”。学校没有给我安排班主任工作,但是作为一名有着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班主任,是闲不住的,从对学生进行纪律、卫生、安全等常规的教育到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我都积极配合朱阳一小的贺晓静老师开展工作,因为我们的管理形成了合力,所以我们班学习风气非常浓厚,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学、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在学校举行的“队列队形比赛”中,和“第三套广播体操比赛”中我们班荣获一、二等奖的喜人成绩。支教期间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课,作为一名从城区来的有着一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就要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我认真落实教研室“习作指导十五分钟”活动,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我辅导的学生习作被送往教研室参评。同时,我细心指导本组其他老师上课,老师们虚心好学、勇于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很快。我们四语组老师精诚团结,筛选习题、共商教学重难点、认真落实,在镇中心学校举行的期中抽考中我们四年级语文成绩名列全镇第一。
三、发挥引领 切磋技艺
四月份镇中心学校举行“小学语文教学擂台赛”。学校精心挑选了桂爱如、米文亚、王彩霞三位骨干老师参赛。为了让参赛老师有一个好成绩,学校让我和经验丰富的李艳娥老师参与辅导几位老师讲课。为此,我首先听他们试教,找准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细致的点评,修改教学设计,共同研究教学环节。通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敲,一句话,一句话地仔细揣摩,三位老师觉得思路清晰了,困难解决了。在镇教学擂台赛中,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流畅的语言表达……中心学校的评委教师都为之惊叹、折服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桂爱如老师喜获擂主。崖中生校长高度评价说,他们进步很快,提高幅度大。我听了心里也非常高兴。
五月份学校举行了“第二届首席教师评选活动”,我担任了语文课的评委工作,每天听一位语文教师的课,我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发挥引领作用,听完课后,针对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法的运用、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基本功、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传播,使很多老师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该怎样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改的方向更加明晰。业务校长胡立军满怀喜悦地说,有了我们的严格指导和精心把关,“乐学精导、堂堂高效”的课改新模式优势凸显,老师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迅速成长,推动了朱阳一小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朱阳一小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城乡携手 资源共享
一是教学资源共享:为了让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乡村学校共享,在开学初我就将有价值的备课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朱阳一小的教师,相互借鉴。如教学视频、课件、电子教案等等。每月的月测试题也及时提供给朱阳一小,为朱阳一小教学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
二是管理策略共享:开学初我便将市二小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加以介绍,如、教育科研方面、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向朱阳一小领导作了汇报交流,对一些好的做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校领导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借鉴运用,对学校的工作开展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
总之,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我认为,它将是我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人生经历的丰富,让我终身难忘。我决心以此次支教工作为契机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