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靠做不靠说
“教师的人格”这个词咋一听,有点高深,其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教师的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规则意识和责任心
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老师没有有规则意识,那么我们教出来的人就是不守规则的人,就是残缺的人,就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教师应该是遵守规则的人,遵守社会规则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遵守学校规则才能跟上学校发展步伐,遵守教育规律才能教育得法,事半功倍。然而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会主动自觉地遵守规则。教师更加需要有很强烈的责任心。本学期,我们巴州石油一小被评为自治区德育达标校,并进行了揭牌仪式。校长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强调,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干好本职工作。我常常扪心自问:你负责了吗?地面有废纸,我必须捡起来,不然扪心自问这一关我就过不去。每天放学离开学校前,我必须到教室去看一看,不然我也会放不下心来。但是反思自己,还是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有时没有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改,这对于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是不利的。这方面我以后一定要注意。
二、注重细节
人有时候总是以自己的看法来当作别人的看法,总是逃脱不了自以为是。一天,我在校门口听到有家长谈论某某老师总是那么晚,某某老师不喜欢跟家长交流,某某老师总叫学生做很多的工作等等。我边听边想:老师的每个决定,每个细小的行为都可能被家长甚至是学生拿来作为评价自己和学校的依据。那么,我在我班学生的家长中会获得怎样的评价?我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教师的形象?希望我得到的评价不是偏心、市侩、粗俗等恶劣的词。行为体现人格,我们做教师的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过我做得还不够好,比如由于年龄关系,我比较容易忘事,本来在学校发生的事,想着要回家给家长打电话交流,但一回家,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多,就忘了,这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又比如有时做事比较急躁,对待学生也是批评多于表扬,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