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做一位会“踢球”的语文老师

作者:吴海荣 来源: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 点击:1208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说成是“踢皮球”,对踢皮球的人我们都是嗤之以鼻的。但从教十余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在教学中“踢皮球”的乐趣,体味到了做一个会“踢球”的语文老师的幸福。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踢球”感悟:

一、 抛砖引玉,在重难点处踢球。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老师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就是好老师,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文章的重难点处,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得来的牢靠。学生自主去探究,不但会掌握知识,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学中,我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提问题,同时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在高潮部分,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为什么要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去借箭?”“为什么要用绳索连船?”“为什么要一字儿摆开?”“为什么要擂鼓呐喊?”等。这些问题都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中一一解决了。突然,一个同学问:“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掉转船头?”——“为什么要调转船头?”我把皮球踢了回去。片刻沉默后,便有人窃窃私语,紧接着便是小手林立了。——“我知道,掉转船头是为了让草把子两面受箭,那样才能够十万支。”——“我看过电视剧中这个情节,借箭时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舱中饮酒,一边受箭时,船身倾斜,酒杯中的酒都洒出来了。调转船头后,船身又慢慢平衡了。所以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持船体平衡。”我笑着对他进行了表扬。

接着又有一个同学问:“调转船头后,为什么还要逼近曹军水寨?”“为什么逼近?”我在备课时也未去多加分析。于是,我又把皮球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很快就有人发表意见:——“‘逼近’是让草把子更多的受箭 。”——“‘逼近’,加上军士们的擂鼓呐喊,让曹军以为敌军越来越近了。”——“‘逼近’,可以看出诸葛亮非常有胆量,有魄力。”这些看法我都一一表示了赞许。这样,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而且充分发挥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驰骋想象,在文中点睛处踢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搭台,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唱戏,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知识,拓宽视野,砥砺能力。

我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抓住“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一句,踢出第一个球——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试着大胆想象,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在交流后,这样谈到:“我眼中的地球是位温情的母亲,她有着飘逸的长发(森林),健壮的身体(山脉)。”“我眼中的地球有着沸腾的血液(河流),强劲有力的心脏(矿藏资源),健康的呼吸系统(大气层)。”“我眼中的地球她有着无私的心灵(慷慨地为人类提供着一切)”……

 接着,我踢出第二个球——“这位拥有着美丽的外表,高尚的品质的人类母亲,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怎样报答母亲呢?”孩子们争着说:“作为儿女,我们应该保护母亲,让母亲更美丽、更年轻,让母亲永远快乐!”……我接着引导道:“但现实中的人们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读书后说,“人们无节制地开采,滥用化学品”……

  第三个球——“人们这样做,其实是在干什么?”——几分钟沉默后,有人说:“是在拔掉、砍掉、伐掉母亲美丽的长发。”“是在让母亲的肌肉坏死(因乱砍滥伐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是在挖空母亲的心脏。”“是在污染母亲的血液。”“是在破坏母亲的呼吸系统。”……

 第四个球——“面对这样的儿女,你想说些什么?你准备怎么做?”孩子们讨论交流后,争相发言。我想说:“破坏环境的人们,你们这样做,还是人吗?这是一个儿女应该做的吗?这样的残无人道,你们不感到羞耻吗?”我想说:“你们赶快住手吧!让我们一同来保护母亲,一同努力,让母亲重现美丽吧!”我想说:“我们不要再用一次性筷子了,这样才能留住母亲美丽的长发,我们不要再用塑料袋了,那样才不会污染母亲的肌肤。”……环保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再是隔岸观火,而成为迫在眉睫,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

三、百花齐放,在文中争议处踢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时学生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令自己措手不及的生成出现,甚至有好多孩子对文本的理解与我们的预设大相径庭。这时,我们无需惊慌失措,只要学会踢球,孩子们便会在争议中越辩越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采用了“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为主线进行教学。孩子们在充分读书后,分别有了自己的见解。展示时,孩子们都如我课前预测的那样,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意志力顽强的柳树、韧劲十足的柳树、坚持不懈的柳树、有顽强生命力的柳树……”孩子们都一下次抓住了文章的要害,并能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抓住重点的词语,深入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突然,在最后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时,那个平常不大说话的女孩说:“这是一株幸运的柳树。”她的话音未落,教室里便议论开来。——有人说,是一株幸运的柳树!课文中不是有吗?她幸运的萌发了,还有,她是青海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树,不是幸运吗?——有人说,她不幸运!她没有生长的河边,也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她的生长需要付出比别的柳树更大的努力,怎么能说是幸运呢?——又有人说,她既幸运也不幸运!幸运的是她活了下来,不幸的是她生长的高原上,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示意他继续说时,另外一个同学抢着说——我觉得她是1分幸运+99分努力,在她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努力!

她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赞同。我也随即抓住机会引出了那句名言“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我告诉孩子们,人生的经历就是一笔财富,尤其困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不要畏怯生命中遇到的困难,勇敢的去面对,与他们作斗争,成功就会属于你!

当然,“踢球”并非投机取巧,绝不是弃学生于不管,它需要教师注重隐性的工作: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踢球,了解哪些学生具有哪一方面的才能,什么时刻该为这些学生展示才能,提供舞台;把握哪些学生在主体学习中可能需要哪些人的帮助,在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时,还应为他们创造哪些条件。“踢球”是一种高超的技能,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绝妙的艺术。古人说:“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让我们做一位会“踢球”的语文老师吧!

   

更新:2009-06-10 18:18:4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