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让我如此美丽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寒假期间,翻看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深有感触。书中有一则案例讲的是一名老师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师的耐性让人佩服,他真的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学生。感动之余不仅想到,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学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慈爱,教师应该会爱,处事公正无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具备善良和慈爱的老师才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在他们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
人们常说,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心胸。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心胸都比天空宽广,只有具备宽容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能胸襟坦荡虚怀若谷,态度谦和,宠辱不惊。作为教师,谁没碰到过这样的情景呢。学生犯了错误,你去教育他,但是,你苦口婆心,他“沉默是金”,你声色俱厉,他抗拒到底,甚至于订立攻守同盟,撒下弥天大谎,令你扑朔迷离,直气得七窃生烟。最后,你不得不拿出“杀手锏”一处分,而他则口服心不服。那么,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犯了错误后的心理。无论什么人犯错误后都会产生负罪感。此时他们特别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同情自己。若想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并能由此矫正自己的行为,就得给学生一个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具有宽容的心理素质,学生顶撞你时,你就能克制自己。宽容,会使教师耐心地等待,细致地分析,认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忠诚是成功之本。只有对事业的忠诚才能在从事这项事业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你才能守住自己心灵的那份宁静,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为私利而动,将这项事业看做自己应该做好的一项工程,你才能做得出色。教师是教人做人的工作,它的伟大在于让人学会忠诚,让人学会如何对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人生其实就做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要忠诚,做事同样也需要忠诚。只有忠诚于自己那平凡而崇高的事业,才能对自己的课堂怀有无限的热情,有了热情你才能激情四溢,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什么是好教师呢?一个被家长,被学生认可的老师必是“有效教师”,必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什么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魅力究竟在何处?我想,教师的灵魂在于师德,师德已注入了新内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行为端正、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爱护学生、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只有高素质的老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德的人才。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而光荣的职业,那么就让我们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