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解读《育人三部曲》

作者:道之道 来源:XSK 点击:2951

 涉猎教育专业素养书籍的人一眼便看出,这个题目是苏霍姆林斯基一本重要著作的名字。这里之所以不用书名引号,是想在普遍意义上把它作为教师工作的一种思想境界。小学老师们,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吗?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教育世界!

请打开人教社出版的《育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是几十个有名字的男孩子、女孩子的童年和小学生活的缩影,是苏霍姆林斯基小学教学的施教历程,是快乐学校、和谐教育、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的真实写照,闪跃着教育教学思想的光辉。它罕见的全身心投入,它打开的教育世界,催人泪下,引人反思。今天许多年轻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企盼明天子女成龙成风,但他们普遍缺少一种真正教育思想的滋养,跳耀、笼罩在他们心头的话总是:“儿子,你打了多少分?”天啊,孩子才6岁、7岁,根本不明白分数是什么东西,这个魔力无比的怪兽便向他们走来!年轻父母,我要告诉你们,早在1915年一位教育革新家便提出推倒分数,十月革命后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力倡这一思想,而在六、七十年代它被卓越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实验学校完全实现了,这一思想开始大步走向世界,给素质教育注入了强大活力。分数原本是人们用来认识、评价、发展学生的手段,而今天却成了学校和大人挥向儿童驱赶学习的鞭子,成为许多儿童心灵的巨大阴影,以至成为许多心理疾病的源泉。既如此,在小学阶段或者逐出分数,或者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精细小心地使用分数,再不能把分数用作孩子头上的胡萝卜和大棒了!

请读读快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那不是童话,那是真实的学前生活。孩子们眼前有大自然,有“幻想角”,每个人都会编故事、唱歌,每个人都是画家,他们的心灵潜藏着巨大的生命创造活力。他们爱护小动物的生命,热爱劳动和生活。他们学习读和写,许多学习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但没有强制学习。在欢乐中,他们走进了小学。

什么是小学,那第一天真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节日。小学和第一节课,有着人生的奠基意义。老师们,你是这样认识的吗?请重新认识这一神圣工作,重新认识儿童。当小学生活开始时,每个孩子无不兴致勃勃,向往学习,努力学习,幻想美好的未来。每个孩子信心百倍,却又十分脆弱,他们需要赞扬、鼓励,需要生命的呵护。老师,爱孩子吧,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和未来,爱是生存和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小学老师不仅要有父母般的爱,还要有教育教学的技能,这就是教育教学艺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充溢着教育细节和教学艺术的书。小学是学校生活的基础阶段,需要学习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但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是一个重大任务,要求教师有精湛技巧。老师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同孩子打交道,那是一个道德、智力、情感、体力和美感的重要发展时期,儿童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儿童要学知识,要读和写,但大脑不是现成的知识机器,可以听凭老师让它掌握、记忆,忽视这些大脑就会变得迟钝。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训练记忆,不是死记硬背,那对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十分有害。苏霍姆林斯基的中心思想是:“努力使学习成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精神生活才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有助于丰富他的才智。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观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放在心上,像对待自己切身的事情一样对待他人的遭遇——这就是我的教育工作的最大目标。”学校同大自然和社会有广泛的联系,儿童的头脑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带领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用各种方式学习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如用“环球旅行”让学生认识国家和社会,用在校园和灌木丛创建“美丽角”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和花草,用“童话室”世界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和优美故事的学习,用不同的解题方式促进数学思维。苏氏的全部施教活动丰富多彩,伸向自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他看来,主要不是把小学教学看作是掌握系统知识的入门,而是看做以知识丰富学生头脑的初级阶段,是发展借以掌握这些知识的潜力、天赋、机能,没有它们的参与,就没有教学过程。这是近几十年来,现代卓越教育家们趋于一致的观点。我们真正理解和实现这一切谈何容易,它需要教育思想的滋养,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但它是学校革新的方向!

学习中有接受快的,有接受慢的,是所谓好学生、差学生,如何对待并教好差学生,这是任何做教师的人不能回避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观察和研究了一百几十名迟钝儿童,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帮助落后儿童学习的方法,带领他们全部走向人生成功道路。这是教学论领域的光辉成就!

小学要关注道德成长,它是思想的光源,是个性的不平等领域中的平等领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德育不是口头说教,是思想行为的真实成长。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给学生自尊自信,宣告大写人的存在。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尤其是今天的学校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小学要关注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它有助于认识世界、认识生活,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今天的中小学普遍忽视劳动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大缺陷。

小学要关注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谐匀称,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目标是:健康、健康、再健康!苏氏的著作融会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丰富知识。而今天一些小学生便架起了各种近视、弱视眼镜,学校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用学生的健康来换取所谓的知识成长,是无论如何不能成立的道理。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博大思想,联系今天的学校实践,有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反思。在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中小学的落后状态再不能存在下去了。我们的教师尤其应开展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这是教师思想成长和转变观念的基本条件,是学校革新的重要道路。

我们今天怎样做校长和教师,请读读这部书吧,走进教育思想的宏大世界!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人,才是真正的教师!



 

更新:2009-06-03 03:42:2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