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师”,请先做个“好家长”
这份感慨,缘于发自内心的自醒。
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呼声,结合我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孩子们成长的需要,对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回头我就反思,身为家长,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做到了么?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每个家长都会越来越关注他们的成长,老师也不例外。因为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我们就不是老师,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感慨,“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苗”。仔细分辨,“荒自己的苗”,完全是因为“种人家地”的缘故吗?我想似乎不全是。
俗话说,当局者迷。在老师这个视角,我们把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看得很清楚,能对他们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但站在自己家长的位置,很多时候是不是又总为自己做的不好找些开脱的理由呢?
是啊,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当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有多忙,有多辛苦。我们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在生活上也不能很细致地照顾他们,然而在教育上,我们不能让孩子因为我们的忙而有半点缺失,因为我们的孩子也很重要,他们的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个称职的好家长。
教育,是要教师面向目所能及的每一个孩子,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做一名教师,要承担教师的职责,做一个家长,同样要担起一个家长无以推卸的全部责任。
做个好家长,才能用爱自己孩子的心情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前途光明,人生幸福,那怎么会忽略信任我们的每一双眼睛?
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心灵需要得到呵护,又怎么会去伤害任何一颗尚未成熟的心灵?
如果一直以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是不是就会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行为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
做个好家长,有时候会让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在别人那里得到认同。
试想,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我们凭什么让人相信我们可以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就单纯一句“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那么简单么?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但不会每天都这样,有些困难我们一定能克服。为工作能做到,为学生能做到,为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呢?
做个好家长,为做好老师准备一份坦然的心情。
有的老师常为“亏欠自己的孩子”而自责,有的老师常为“忽略自己的孩子”而愧疚,尽管工作会干得很出色,可假如孩子真的由于自己而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心就会被痛苦压迫地失去平衡,这不仅会影响工作的情绪和效果,也会因此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平等,也许对孩子的影响会延续到他的一生。
做个好家长,我们做再好的老师都从容。无论在孩子还是在学生面前,我们都不会受到良心的困扰,我们一起去享受共同成长的快乐。
要做“好老师”,请先做个“好家长”。
当然,我们可能会很累、很辛苦,可是我们一定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