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如何才能获取职业幸福

作者:模棱两可 来源:XSK 点击:2834

一位小学教师在其博客上曾经写道:“在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地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由此可见,要职业幸福感,首先要端正职业观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于是,可怕的职业倦怠产生了——自信心丧失、工作热情缺失、积极向上的态度冷却……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和谐的教育。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要获得职业幸福,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世间最崇高的职业,最神圣的职业,最阳光的职业,但这不等于我们每一个教师就自然是最崇高、最神圣、最阳光的了!且不论我们是否能像邹有云、黄静华们那样为这伟大的事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是合格的,是已经具备了职业化素质的才行。教师的职业化素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职业道德,即师德。有人把师德精辟地概括为这三条,即“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中间绝大部分人的职业观点,至少在我们刚刚从事这个职业的时候,满腔热情地报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念,为能当上教师而幸福着。
       人们的物质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而高层次的需要则是精神方面的需要。我们认为,让教师不断得到心理的满足是对教师的最大关怀。我们学校实行了首席名师、骨干教师、特长教师、教坛新秀、优秀职员制度,以及教师职级制度,使教师有了更大的发展的空间。老师们经过努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动力,这样每个人都有前进的动力和机会,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提供广阔的空间。
       其次,如果教师要获得职业的成功,品尝职业的幸福,就要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育专业的发展。前者指向的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后者指向的是教师群体,即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素质不断内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与根本,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教师专业化最终体现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追求。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迫切需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教师尽快地实现其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途径多种多样,要使教师获得专业的顺利发展,必须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学习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动力,二是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主要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规范、要求和期望,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提高。内部动力源自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也就是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引导下,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长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内部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外部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省教育厅将今年定为“教师培训年”,积极地组织教师培训,正是顺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规律。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这就需要进行更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重新制定发展目标。专家型教师只有成熟阶段才能出现,也只有这个阶段的教师才能真正体会教师职业的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不同于任何一个生产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在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失去了,是不可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的。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怎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没有幸福的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失去了教育的和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强的时候,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又可以促进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他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连我自己感觉也是年青的心态。我们教育是“以人教人”的工作,把它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所以在我的班级里面倡导快乐学习,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平等遵守活动规则,对我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种锻炼,对学生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长大,这带给我的也是同样快乐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做教育者的幸福。


 

更新:2009-05-02 05:57:0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