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
教师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走出“忠实执行”的教育工作状态,充分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的一种境界。它好就好在觉醒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彰显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有助于克服盲目,无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意味着教育科研不是一种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而是将研究意识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日常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课题化,经过先进教育理念的识别,教育价值的澄清与优选,将教学工作建立在自觉地、有目的的,有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作个有思想的教师,在理论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形成教师,专业判断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判断能力的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什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什么是教师必须履行的教育责任和应尽的教育良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频繁和深化、教育思潮和流派的日益多元,教师的专业判断能力显得相当重要。档无数的教育模型,甚至观念冲突和实践困惑将教师时刻包围的时候,他们必须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深处改革浪潮之中,随波逐流不可取,盲目抵制不可行,主动适应,积极参与才是合乎适宜的选择。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校本教研”说到底,就是要求每个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都确立合理的教育价值观。
现在我们学校每周都有教研活动,教研课题是自己定的。我们三数组的老师们今年的第一个课题是:“怎样给学生提出预习问题?”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预习问题
要以适度体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原则。”这样,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完成目标中的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三十都是可惜的。剩下来的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七十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合作来完成。这样学生能完成的就不需要再课堂上浪费时间,而且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也就自然分明。课堂效果也有明显提高。如今,我们又开始研究第二个课题:“怎样导入新课?”我相信通过实验,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快乐享受每一节课。而且我还相信,我们老师通过不断地实验和研究,一定能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