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你们经历的学习生活
临近中考了,和家长们的电话联系也格外频繁。教了十几年的书了,也带了好几届初三了,很理解这一时期家长们的心情,焦虑又心疼,都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三月份区统考结束之后,心里很安慰,班级的成绩有了一些进步,赵校长也高兴地建议我趁热打铁开个家长会,鼓动鼓动学生的学习劲头。说实话,回顾这三年的历程,我也很感慨,这一届学生真是让我喜忧参半。
带这一届学生是很辛苦的,对我绝对是个挑战。以前带惯了加强班,习惯了事事领先的自豪,习惯了只操心学习的清闲,现在一下子接手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事无巨细都得过问,一样不到位就得花费几倍的力气弥补;班级的学生来源很杂,尤其是外转来的学生、降级的学生数量众多,常常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但最终依然没有得到令自己欣慰的结局,让我有一种很重的挫败感;在施行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时,由于教育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导致举步维艰,几欲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听到了诸多异样的声音;在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和平和的同时,自己也深深受益,从以前要求学生不居人后到现在注重过程体验,应该说是一个思想上质的飞跃。
我感激这一届学生,他们让我体验到另一种教育境界,对一种更平等化更人性化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们让我涉足到除学习之外的情感领域,去更细腻地研读他们。
在他们的周记中,他们倾述着他们的困惑,他们的烦恼,直言不讳地发表他们对某事的看法,让我直面他们坦诚的心灵;他们毫不掩饰他们的恐慌,他们的寂寞和无措,让我深思该为他们指示一条怎样的明路;他们不讳言他们的家境和心境,也明示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着我去真正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真谛。
记得教育界有一句格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很片面,认为所谓的教好就是都把他们教会,教成才,送到高一级的学府。其实,所谓的成才并不一定意味着升入高一级的学府,而应该是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让自己快乐的生活。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快乐地生活。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自己生活的快乐。
所以,当杨凯翔的妈妈告诉我,杨凯翔在周日去学两个小时的笛子,在学习之余吹奏笛子放松心情调节心情时,我由衷地高兴,他有了一项增加生活质量的爱好。
所以,当李嘉爱的妈妈告诉我,她希望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心态平和地看待一切时,我由衷地高兴,孩子有一位能蹲下来与孩子交谈的母亲是何其地幸运。
所以,当孙桂生与外校学生举行篮球赛伤了脚不能参加体育加试时,我没有责备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经历一些磨砺,孩子才能更成熟。
所以,当他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论问题时,当课堂秩序不是很井然时,我微笑着倾听,努力地甄别,我希望他们有别于“听老师话的乖孩子”,做一个能独立思考的独立的人。
所以,当他们凑在一处研究问题时,当他们朗声大笑时,我都不想多加制止,能与别人一起心无所虑地畅谈,共同研究问题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哪怕是处在特殊的初三,特殊的高三阶段,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让孩子快乐地去奋斗,让奋斗的过程充满品味和情趣,在奋斗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过程,在奋斗中学会理性和平和,在奋斗中感受情谊和回报,我觉得这才应该是他们要经历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