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网络研修激励我成长

作者:山西河津实验三中 刘翠萍 来源:XSK 点击:2829

网络,真的很神奇,足不出户便能知天下事,分享众多志同道合者的研究成果,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新世纪初中数学网络研修”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同行间互相沟通、互相学习的平台,特别是还有课程专家亲临现场,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如何把握教材、合理的运用教材,以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给大家做进一步的解释,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网络平台.
  每一次的网络研修我都会很积极的参加,认真的去听讲并记录他们的观点,用心去理解,因为我觉得大家拿出来的都是自己最宝贵的经验之谈.可遗憾的是每次网络交流的时候,我都只是带着耳朵听,却从来不敢发言,害怕自己说的不好让同行们笑话.在这期间,校长一直在不断的鼓励我们,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跟大家一起讨论,跟大家一起分享,并要求我们尽量的去争取主体备课学校,获得展示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经过不断的努力,2008年暑假我们终于争取到了在新学期作为第一主体备课学校的机会.8月26号那天,还沉浸在长假的懒散之中,校长突然打来电话,说我们要准备初一首次的网络研修备课任务,时间很紧,因为9月2号就要研修.我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教材需要分析,学生需要熟悉,很多事需要去做,但不管怎样也要把我们的最高水平拿出来,不让活动的参与者空手而归.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从各方面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以初一数学组的同事为主,数学组全体人员积极参与研讨.幸运的是,活动时间推迟到了9月9号,给了我们充分准备的时间.
  我们接受的课题内容是“‘截一个几何体’课例展评”.作为一名教师,尽管天天在教学,天天在反思,但是要公开阐述自己的想法,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案例分析、反思、课例展评,怎么办?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发言人,我有点蒙了.那几天天天抱着教材在研究,在网上查资料,备课,做课件,跟大家一起上课,讲课、听课、议一议、改一改,这节课到底怎么上才会更好呢?怎么跟大家交流呢?“案例分析”?琢磨不透,说实话,那几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想这一件事,也体验了一把“茶不思,饭不想”的感觉.
  有一天边吃晚饭还一边在琢磨,吃完了饭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怎么办?突然有个想法:什么吗?为什么一直只从正面分析,要说自己的好处呢,其实我们这几天的课上的并不顺利呀,截面的形状到底有几种,截面的形状可不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可不可以是一般的四边形等等的问题,我们不是课上没有解决,课下老师们还在一起讨论吗?课堂上有的学生甚至还没弄明白那个面是截面,当学生截出截面是三角形的时候那种喜出望外,一起分享喜悦的心情还历历在目,说明这节课如果再往深的研究就已经超出了一般学生的能力范围,看来确定的目标就有失误了.当时在备课的时候还一直在研究截面的成因以及截面的不同形状,这是一般学生所不能接受的,并且教师用书也有明明白白的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经历切截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另还有说明“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宜在截面问题上探究.”这么明白的提示怎么就没当回事呢?
  想到这里,我告诉自己:有了,没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不也是一种难得的经验吗?我马上趴在电脑上开始了我的反思.那天,第一次有了写作到凌晨的体验…….写完后仍然觉得很激动,可是太晚了跟谁再讨论一下呢,不好意思打扰别人了,就把我的分析分别发到同事们的邮箱.第二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征求大家的意见,不瞒你说,人家有的老师还没来得及打开电脑看看呢,大家说我研究的都着魔了.说实话,那天我在如释重负的同时更有一份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面前打开了一片光明的新天地.
  以专题讨论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在线研讨是网络研修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这一次,我变成了活动的中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专家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活动主持人还专门发帖表扬了我校老师积极端正的参与态度,以及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真正体验到了教学研究的魅力,也改变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态度.时代要求我们,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勤于记录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目标的设置,编者的思路,以及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更好的把握教材,真正上好每一节课.这一次的备课,我不仅收获了经验,更明白了教师的责任,真是受益匪浅!
  前一段时间,我们初一数学组在学校和教育中心组织的教学能手大赛上,我们准备的课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也许就是网络教研对我的激励吧!而且我校最近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试验,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不过有“网络研修”对我的启发,我有信心接受这次挑战.谢谢“网络研修”,它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更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杨继明.网络教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数学课程实践与探索,2008年第2期.
新世纪初中数学网络研修,2008年下学期第一次活动内容.
 

更新:2009-04-25 07:14:5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