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吸引学生的法宝——高贵而丰满的学科气质

作者:山中阿鹏 来源:XSK 点击:2715

 上期末,学期总结会上,我与老师们分享了黄老师推荐的《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吸引人》。讲的是一位28岁的陈甜老师,担任的是科学课程,她喜好旅游,她喜欢地理、生物,在天文地理方面的博学是学校教师中无人能比的。那些科学书上的知识,在她那里,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经历。她说过:“我的课,绝对是会把每一个孩子牢牢吸引过来的,只需要两分钟,不会有一个孩子走神。”后来,由于工作调动,家长们会为一个科学教师专门到学校找校长,可见她的学生对她有多崇拜了!这是学科兴趣与职业的完美结合,是对专业的痴迷与忘我的投入。
  目前,好像只有歌星、影星才能让学生“崇拜”,似乎只有网络游戏才能让孩子沉迷,的确很令人深思。
教师学科气质的匮乏,就是重要的原因。其实,每一个学科,背后都是一个广博的领域。数学,是理性之王;语文,是精神的母体,是文化的脉搏;科学,是科学精神的象征。这里有足够多的美,足够多的智力历险,足够多的探索发现,吸引每一个学生。然而,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从来没有过激情,没有过诗意,没有过精神高地,他就不可能“占据”孩子的心灵,他的“语文”也绝不会有感染力;一个数学教师,如果从来不懂得什么叫严谨之美,从来没有抵达过数学思想的密林,没有过对数学理性的深刻体验,那么,他的数学课自然是乏味的,甚至是令人生厌的。学科气质决定了课堂的生命力。(此段摘自老卞的博客)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讲座时,信手拈来,如以前教育局的老郭,还有陈局,他们都是政教出身,在他们身上自然流露的学科气质、文化之美,不知征服了多少听众。张文质、钱理群、余文森、窦桂梅等专家学者,无不是其文化内涵和由内而外、厚积薄发的人性之美、激情之美让他们到哪都受到欢迎。我们学校的很多语数老师(如燕、琴、仲、建、栩等等),由于钻研的多,积淀的自然就较丰厚,上起课来就自然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学无止境,贵在学习与钻研,只要能沉下心来,能如苦禅师般潜心修炼,少惦记迷离的霓虹灯,在自己专业成长的路上持之以恒!相信,在未来的课堂中,你永远会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学生崇拜者。

 


 

更新:2009-04-22 04:57:2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