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
教育是灵魂工程,教师是良心事业。教师职业道德中关于师德规范内容很多,本人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热爱学生”。人是感情动物,爱是人类延续的动力,没有爱人类将不复存在。作为一个在校园中过着集体生活的学生,尤其需要来自我们教师的爱。几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告诫自己,我是一名教师,要时刻以严师慈母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勤奋不息、爱岗敬业的信条对照自己,用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优点,都有上进心,只要多给他们以关爱,就会挖掘出他们心中善的因子,摒除头脑中恶的意念,这样浪子就可以回头,后进能变为先进。我愿意用我的真诚与挚爱同他们一起踏寻知识的幽径,撑起理想的天空,用双手去托起一轮明天的太阳。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伸出充满热爱的双手,这就是英才教育。”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之,则可能泯灭学生的天才。
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诗人饱含深情地歌颂教师,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做无私奉献的蜡烛……,他们赞美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所有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文学语言,早在学生时代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小时候我常常对自己说,将来也要当一名教师,物质生活虽然苦些,但却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我将拥有学生们纯真的感情和他们分享给我的所有成功与快乐……
工作几年来,体会最深刻的莫过于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我从不体罚,更不歧视,而是以真挚的爱去体贴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每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到学校、班级是他们第二个家。
教师正是在这平平凡凡的工作中进行着无私的奉献,就像那老黄牛,默默地耕耘着,为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谱写出一支支悠扬动听的乐曲。
面对着生动活泼、性格各异的青少年,教师依靠献身事业的敬业精神,依靠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依靠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依靠融合群体的豁达胸怀,依靠丰富娴熟的教育艺术,一枝粉笔蘸一腔热血塑一代新人,两袖清风擎两把火炬塑两个文明,一个个“尊师、守纪、勤学、进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美好形象,站到了祖国的各个岗位上。讲台前,灯光下,总结着每个生命的中心思想,批阅着每个孩子的前进脚步,渴望着一个个美好的形象成功。负重前行,不抱怨生逢时;历尽艰辛,不动摇信念追求。教师在造就新一代的同时,也雕塑着自己;汲取良好的师德规范、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化的知识能力,塑成崇高的自我形象;摈弃陈旧的观念,改正不良的行为,剔除芜杂的内容,塑出纯洁的新型师魂。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一曲人生的颂歌。
列夫·托儿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只爱学生,那他也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此,我时刻要求自己,在爱事业的基础上,更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教育好孩子。所以我不仅仅是热爱孩子,更注意培养孩子。因此,只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正确指导孩子们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曾多次请有经验的老师帮我备课,为我导课,找缺点,查不足,有时甚至忙到深夜。
当红日托起灿烂的朝霞,当微风奏起黎明的序曲,当枝头绽出鹅黄的嫩芽,当蓓蕾沁出第一缕芬芳,朋友们:您可曾想过,那朝霞由谁染红?那晨曲是谁奏出?那嫩绿怎样配制?那芳香又如何酿成?几年来,我把汗水和心血凝聚成一滴滴雨露,滋润着一株株出土的幼苗,滋润着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使我在教育教学这块沃土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找到了事业的归宿,爱我所从事的事业,爱我所教的学生,事业中倾注着我全部的爱。
因此,不论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还是提高教育质量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角度,我们教师都应时时处处对学生予以真切的关爱。愿我们所有教师都是充满爱心的教师,让我们的孩子在爱的光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