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的第一生命
《孟国泰教育日记选》
——在受SARS严重威胁的45个日子里
3月27日 江川
今天去江川县指导“主体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这到底是第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
自从2000年1月,“主体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在江川县展开,县教育局,教研室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验,举办大型报告会、开座谈会、开研讨会、上观摩课、上示范课、出论文集、出专辑、出学习用书,……干得有声有色,令人交口称赞。他们紧紧围绕着我提出的“创新是培养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的灵魂”、“课堂上的主体应该是双主体,即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主体教育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主体创新教育的教学思路是:立志、生趣、激情、导思、促创、通和”、“主体创新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六有”新人,即:有志气、有情感、有气质、有道德、有智慧、有人格”等教育思想开展主体创新教育中的创新型课堂教育实践。路居小学的“我当小老师”教学,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和老师解答,同学们一问一答,争先恐后,课堂创新气氛十分浓厚。西河小学的“手脑并用主体创新教学”,让学生与老师在一种互动中通过与动脑相结合,当堂消化知识,当堂进行创新,取得了极佳的效果。龙街中学的“抢答式主体创新教学”,由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抢答,现场计分,评出优胜者,在竞争中创新地获取知识,以前要二、三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一节果即可完成……
我为江川县已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与骄傲!我衷心祝愿他们在“主体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3月18日 峨山
今天与罗晶先生、付明义先生专程去峨山与张洪军先生话别。
张洪军先生不久前还是县教育局局长,由于工作需要,现调任县卫生局局长。峨山县是我在云南倡导创建的第三个创新教育实验县。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已取得了众多的阶段性成果。我亲自带领在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到昆明、到大理上示范课,作报告,受到热烈欢迎。由张先生主编,我作序的《创新教育与学法指导丛书》共三册已由省级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在云南还是第一次!书出版后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今天的话别,我们并没有喝多少酒。张洪军先生与我一样,非常热爱教育,调离教育局,他自然有些伤感。
张先生在教育战线已救助过无数的灵魂,我祝张先生在卫生战线上去救助更多的病人。我同时祝峨山县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在新局长的带领下取得更大的辉煌。
3月19日 深圳
今天,我应邀飞抵深圳作“走进新课程”专题报告。
在飞机上,我构思了“走进新课程”的讲座提纲:一、为什么要走进新课程;二走进新课程的理想与指导思想;三、如何走进新课程;以及讲座的一些具体内容。
到深圳后,由于天阴下雨,再加上长途劳顿,我的胃痛个不停,直到零晨7点才入睡了一会儿。
3月20日 深圳罗湖
今天上午听杭州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的示范课“万里长城”。由于昨天晚上没休息好,我只有硬撑着。
其实,听王崧舟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一边听一边理清了教育文化的外化与内化的关系。王先生用豪迈的语气、充满激情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文化的外化环境,然后由学生感受、讨论领会,实现内化;最后再由学生绘声绘色地进行个性化朗读,实现外化。
王崧舟先生的课可谓是“一波三折”:他用豪迈的语气,充满激情地讲了美国前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登上长城的感概,然后让学生谈感受,此为“一折”;抓住三个关键句(长城气魄雄伟,长城施工艰难,工程洁大,长城历史悠久?)进行细心体会朗读,此为“二折”;最后由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朗读,此为“三折”。
下午我作报告。一开始,我自然以王崧舟先生的课为“序曲”。我带病坚持作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本来3个小时的报告,由于我的激情演讲,加之我的鲜活个性与独立人格,竟一气呵成地讲了近4个小时,受到了500位听众的热烈欢迎。结束讲座后,我便收到许多学校的邀请,希望我尽快安排时间成行。我愉快地答应了他们的盛情邀请。
3月21日 珠海
今天,受珠海湾仔小学杨校长的邀请,我第一次踏上了珠海的土地。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建构“道德长廊”?我初步打算从小学入手,以歌诀的形式,先在小学开展“学做人”活动。在车上,我大概构思了10个歌诀,现选两则如下:
(一)
“舍得”一词说得好,
“先舍后得”要记牢。
“大舍大得”是高招,
“不舍不得”因果报。
(二)
为人千万别做狗,
做狗必遭世人抽。
狗不如人人人知,
人若做狗不如狗。
3月22日 珠海海滨公园
今天,湾仔小学在海滨公园观景台茶室召集全体骨干教师座谈会,就课程、教材与课堂的创新问题提出座谈。
我首先就“我的课程观与教材观”发表意见。我说:不管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还是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都要求我们必须把教育与社会、与生活相结合,在教育中渗透社会与生活的东西,在社会与生活中体现教育的品质。学校与社会生活是没有“围墙”的。一旦在社会生活与学校之间筑起一道围墙,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我在内地讲学时发现了一种现象:校园内非常干净,没有一点纸屑,没有一点垃圾,但校园外就很不干净了,垃圾成堆,三轮车乱摆乱放,非常糟糕!这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没有融为一体的表现。教育不是假的,也不是真空的。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教育必须推翻“围墙”,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才会成功!课程设计必须考虑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邓老师、何老师、钟老师、李老师、林老师、郭老师、杨老师、张老师、唐老师都分别作了发言,提出了许多困惑和想法,我基本上都作了解答。有老师提出希望我在报告前先上一堂示范课,我勇敢而欣然地答应了。
我最后说:其实,社会就是课程,生活就是课程。而老师就是课程的最佳设计者和教材的最佳编写者及实施者。祝大家成功!
会后,全体人员在“珠海渔女”旁合影留念。
晚上,与杨校长全家共进晚餐。杨校长的儿子邓极——珠海二中的一名高中生,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即兴为我写下了三句话激励我:
1、博采众长,接纳万物,融会于心,发扬光大。
2、自然科学应与人文科学结为一体,当你有了更深的见识,有了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想像力后,就会发现更多东西!
3、科学,需要不断有人补充。能扶助后人,你将更为伟大。
我为这样的高中生而高兴而自豪而骄傲!
3月23日 珠海湾仔小学
上午听了三堂公开课,两堂语文课,一堂数学课。语文课“颐和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创新型的学生好像老有问不完的问题,他问:为什么要造17孔桥而不造19孔桥?为什么几百根柱子上全雕刻上狮子而不是中国人喜欢的龙?……对这些问题,任课老师无法回答,在场的学生也无法回答,我更无法回答。老师只得绕开这些问题,直到下课一走了之。
下午,我上了两堂示范课:一堂是“满堂灌”的示范课;一堂是“引导式”的示范课。
我并不完全反对“满堂灌”。我认为:一个老师只要能满堂灌,灌得学生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柳暗花明又一村,顿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堂课肯定成功。
“引导式”堂课是“沿海版”语文教材第八册“怀念”。我从怀念我的母亲留给我的三大遗产“志向”“道德”“智慧”导入,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怀念的人或事。有好几个学生在怀念亲人时都哭了。这样,我就一下子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接下来的课就顺理成章了。我引导学生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使用个性化的朗读方法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与内化课文,最后进入质疑阶段。
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竟找出了课文近十处的不足与错误。真了不起!这堂课收到了意思不到的效果!
接下来,我结合着这两堂示范课又作了近3个小时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
晚上,在学校会议室,我又对上午的三堂课逐一作了点评。
3月24日 东莞
今天的目的地是东莞。这是我第二次到东莞。主要任务是与阳光小学谈创新教育合作事宜。
路上,我再一次对建构“珠三角道德长廊”作了进一步思考,主要内容包括:
一、富起来的“珠三角”人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二、“珠三角”人如何确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
三、“珠三角”人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四、如何在中小学开设“财富智商”教育课?
“财富智商”教育课的内容主要学习和探讨财富意义、财富态度、财富智慧、财富人格等。
今天在车上又编了几则“学做人”的歌诀,现选两则如下:
(一)
金钱非万能,
没钱也不成。
正确金钱观,
快乐奔前程。
(二)
做字人为首,
做中见人品。
做事做学问,
都是在做人。
3月25日 深圳宝安
今天又回到深圳与杨克祺先生共同探讨“做人”的问题。
杨克祺先生是我在2000年全国“武汉创新教育会议”上认识的朋友,现为深圳市教科院副研究员。他才思敏捷,充满活力,热情友善。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如何超越、完善自我,如何进一步作好自我教育工作。我们最后达成共识:
1.少喝酒,多读书;少浮躁,多思考,少怀念,多创新。
2.应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兴旺发达多作贡献,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并获得快乐与幸福。
我们还就“如何在珠三角推广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拿出了初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