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12届语文年会报告有感
3月7---8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交流暨第十二届年会,聆听了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程翔、窦桂梅等的报告和讲课,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专家学者。他们朴实、幽默、机智的谈吐,从容、镇定、博学、精湛的教学,踏实、刻苦、持之以恒的进取追求,使我真正领略了名师的风范。
魏书生老师的首场报告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着重谈了“两大点,一小点”。“一小点”即松、静、匀、乐;“两大点”即教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尽管他说的简单,但随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展开的叙述,却一次次让我们动容、动心、动情。他对教书工作的热爱,对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钟情,以及对本职工作持之以恒的钻研,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松、静、匀、乐”,简单的四个字,真实地道出了他的人生观和进取观。这不仅仅是在谈教学,更是在谈人生。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如果不能保持平凡、平常心,不能做到松、静、匀、乐,就会让欲望侵蚀自己的机体,就不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说自己很累,说教书生活很单调,以至于有些人身在教书,心里却想着其他事,这其实说到底是心累。
魏书生老师在教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中,谈了服务、互助、人性、商量,谈了课堂教学中的计划、监督、反馈,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也给我们道出了教学的真谛。一名教师,不能用服务、互助、商量的方式去教学生,而是高高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一讲到底,即使讲的再好,学生也难以学好,难以接受。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生成绩如何提高?魏老师谈到教师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去引导学生追求学习的快乐。这对我们的教学是很大的启发,也是当今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教学教学,一方面是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学更重要。因为我们的“教“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感到快乐。这样才能留住学生,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前些年流行的快乐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不就是这样吗?
魏老师在报告中还谈了学生每天必做的“五个一分钟”,做家务劳动,写日记,踏步走队列,唱军歌,注意力集中比赛。这一件件看起来很小的活动,但持之以恒的做下来,就很不简单。这不仅仅是在教学,也是在教学生做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德育教育。但我们平常总是说得多,做的少。有的只是纯粹教学,教书本知识,而忽略了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忽视了德育教育。这次年会上,窦桂梅老师讲授的六年级阅读课也真切的体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事实上,语文教学根本离不开德育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中优美的文章、优秀的文化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材料,忽视了德育,则语文不成语文,语文教学也会成为无源之水,会背离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
这次年会,除魏书生老师的精彩报告外,还听取了王文丽老师、赵谦翔老师、程翔老师、窦桂梅老师等的优秀示范课,这些名师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基本的标准:实、新、活。也给我们如何上好阅读课、上好诗歌鉴赏课做了示范引路。可以说,这次年会,对我们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真的是受益匪浅,参加这次年会,真正是一次机遇,一次人生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