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王文丽《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堂实录摘记

作者:张爱丽 来源:灵宝市一小 点击:6529

 
课前谈话:
围绕课前唱的歌曲展开
一、 读课题目
检查预习的情况
1、 这些词语谁会读。
谁来再读一遍。注意了词语的停顿,我们听起来非常清楚,我们现在再来读一读。(齐读)
填空。连续、陆续、继续
试着自己填一填。谁再来读一遍。知道自己错了,及时调整,很好!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敌机盘旋、爆炸、烧着
(词语读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谁来再读一下。)
怎么读才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这就叫读出情镜
还有点冷静,再来读。好多了,咱们来给他鼓鼓掌。咱们来读。
2、 现在王老师把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放开声音来读,用心体会那个情境。
指名。更紧急了,再指名;更危险了,再指名。
第三组词语,又还是描写什么的呢
3、 镇定、敏捷、沉思、争分夺秒
这些词语是写谁的呢/(白求恩)他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医生,你能从课题中的哪个词语中可看出白求恩是个怎么样的人?(加拿大人)
看图片——这是白求恩的故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仍然可以看出是一个精致的房子。
再看另一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白求恩为什么跑到中国来呢?
二、 导入背景介绍:
请看录象:
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而来到中国呢?说这段话的是诺尔曼。白求恩,在中国最苦难的时刻,他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
谁来回答?(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候,1937年)
那个时候我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来的,和我们生活战斗在一起。)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他和我们生活工作的事情。
如果说他是个医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如果说他是一个战士,他又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呢?请你用笔将白求恩的品质在文章的空白处写出来。
(感悟:王老师的课真的是扎实的语文课,短短的几分钟,她用大量的语言训练告诉我们语文就应该是这样的,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为了一个词语的理解,她不惜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这跟我们平时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她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教学无痕,真的很难让我分辨清楚到底该进行到什么环节了,仔细地品味和体会后,才发现她课堂教学的匠心所在。)
三、 整体把握
1、 把你认为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写在空白处。
叫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自己的词语,其他同学则大声地读自己写的词语。
刚才同学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形容白求恩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2、 你们都是从哪儿体会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有关的文字?
四、 交流并读书
学生读
1、什么叫镇定啊?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张。还有那些词语和镇定的意思相近?
白求恩凭借着什么就能如此镇定呢?
凭借着医术高超。还缘于什么呢?缘于他的一种正义感。
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这是凭借着什么?(职业的坚守,医生信念)
战士们都没有离开,我也不会离开,这句话又体现了凭借了什么?(凭着勇敢)
读得很流利,但变化不明显,突然,该怎么读?一起来,再来。就这样,才能读出当时环境太恶劣了,情况太紧急了。
别着急,一着急了就不镇定了,扔在盘子里。这样读就读出了文章的情意。
3、 你又从哪里体会到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最打动人的是这69个小时,感受到“恪尽职守”。
什么叫沉思呢?白求恩到底在想什么呢?
要是我离开了战士们该怎么办呢?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怎么能离开阵地呢?
老师告诉大家,把医院建到前沿的地方,就是白求恩提的建议。那你们说,白求恩此刻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白求恩仅仅是医生吗?更是一个精神的指挥家,当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他的时候,所以说是恪尽职守
这段话该怎样读呢?自己练习,放开声音来读。
不能这样来读,这不能体现敌机来了,想象着当时的情境来读。
白求恩怎么说这段话啊?谁来读?很好,谁还能读?一起来读。
4、另外一段话
你在读文章中的语言的时候,不能认为是你在读,而是你在替文章中的作者来读。
白求恩认为他不是我们客人,你认为他是吗?
他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当作了什么?当作了自己人,一家人。
4、 看图片并读白求恩的一段日记,学生一起读。(学生和老师一起读)
(感悟:恰当地引入了这个图片和这段文字,不仅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了人物形象,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谁都劝过他呢?白求恩就是这样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
争分夺秒,什么意思?和时间争夺一样,想要更快!从这个词语的哪些字可以看出跟时间有关系。
(感悟: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重视对词语的分析,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素养)
他都和谁争?和敌人争、跟死神争。
回过头来看第二段,他也在跟自己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他已经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了,两眼不满了血丝。)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诚的人,你认为对谁忠诚?对信念,对我们忠诚,对和平忠诚。
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这些文字吗?谁能把紧急的情况读出来,谁能把白求恩的忠诚和镇定读出来,自己练。
5、 指名读“一连几发炮弹。。。。。。”
72个小时,仅剩下的三个小时,你希望他做些什么呢?休息、喝水
五、 拓展延伸
1、信。白求恩在中国只工作八个月,后来因为手术感染,而永远离开了我们,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聂荣臻将军,我们来看一下,上面都写些什么呢?
配乐师朗诵这封信件。
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风风光光地离去,人们想把他葬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那可能也是你们想说的话。

2、照片。有些人有些事情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让我们在看一下白求恩生前给我们留下的照片。
而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他的遗像,你觉得他有多大年龄?这有些不切实际。他看上去格外苍老。
我跟你们想的都不一样:因为他花白的头发,也可能想到他的精神,也可能你以往的经验就教会你们。他在去世的时候才四十九岁。为什么看上去那么苍老呢?
六、 小练笔
我们不能忘记——————
不能忘记————————
我们还不能忘记——————
更不能忘记————————
要说真话。

更新:2009-03-11 06:28:5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