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你当成自己的房子建了吗?
教师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天地里”,而应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更精彩”,不然这扇门不仅关住了自己,也会关住了学生,换一种思维比墨守成规更重要。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不停追问,就是对自己的再认识,教师的自醒与自觉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木匠,都在盖着不同的房子,也包括自己的房子。如果我们不竭尽全力,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教师,你当成自己的房子建了吗?
在这里有一个关于《木匠的门》的故事: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栓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 门栓;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于是木匠一阵叹息:“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这里还有一个《木匠的故事》:
一个年纪很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他想要离开建筑业,然后跟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轻松自在的生活。老板实在有点舍不得这样好的木匠离去,所以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具有个人风味的房子来。木匠虽然答应了,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很用心地在盖房子。他草草的用了劣质的技术和材料,就把这间屋子盖好了。落成时,老板来了,顺便也检查一下房子,然后把大门的钥匙交给这个木匠说:"这间就是你的房子了,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 木匠实在是太惊讶了!也觉得非常丢脸!要是他知道再为自己盖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