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耕耘,总有收获

作者:欧阳淑央 来源:XSK 点击:7163

尊黄导之命,和大家交流交流进行课题活动的心得,且当抛砖引玉,激发各位同仁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为吾等教育事业之腾飞学做课题、会做课题、爱做课题,鄙人学识浅薄,初涉课题,只是较各位同仁有幸之处,受黄校和黄导之英明主持,恩泽于我,初尝课题之酸甜苦辣,今之所言,乃个性所吐之快,不当之处,切请莫怪。(呵呵,胡诌了一番,不管通顺与否,各位同组老师见笑了!不过还是感谢您浪费那么点时间和我一同回味这次课题研究中耕耘的过程,一同分享收获后的喜悦!)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辛苦的,回首走过的路,我们有过犹疑,有过迷失,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只要耕耘,总有收获
 

★ 鼓足勇气 接触课题------------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教育的实践,但又在指导着实践
 

对课题研究我和很多的老师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课题研究是王五一特教或学校教师教育8226;科研处一些专家老师从事的高深活动,而当我们这次鼓足勇气接触课题之后,我们才明白了,其实课题研究本身就是教育的实践,教育的实践都是我们思考后的行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有很多的困惑,当一个困惑解决后的一个智慧的火花,每一个行动后的摸索与再行动,都好比珍珠,那课题只不过是将珍珠串成链的过程!
 

黄慧老师主持的《初中时事教育常态化的实践与研究》那是来源于我们的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2004年教育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学生时事政策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时政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做到三个落实:时间落实、师资落实、教材落实,可是我们学校04年开始思品和历史与社会进行了跨学科教学,把原来的5课时浓缩为了4课时,而时事内容又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所以对时事教育我们面临着“有课程无课时无教材”困惑,所以我们只能在课堂上渗透,课外拓展,如我们组大家一起做的校园BBS、《时事频道》报纸、时事手抄报比赛、时事漫画比赛、还有网络上开辟的时事论坛,没教材有的同组老师还带动学生一起搜寻设计学生喜欢的时事课堂如时事竞赛课。对时事的渗透与活动的开展,我们都有所同感,对我们的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我们更注重社会的动态,我们的社会敏感度、洞察力更高了,我们的社会政治课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而黄校长主持的《初中生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当时是我们德育部门面对校园中的几个学生,发型怪异、着装随意、经常还发生打架闹事,三天两头的谈话教育都收获甚微,其中有一位同学头发蓄的总是很长,第一次谈话后剪了头发,可后来再叫他理发他总说不如叫他死算了,如此的倔强,经过了解发现这孩子的品质其实不坏,只是在他的心目中同伴的评价比老师的千百句话还来的重要,同时我们还发现当我们对他要求越多的时候,他的同伴反而越同情他,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当前老师的权威已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同伴间的影响,于是我们时常困惑,经常思考“怎么引导、怎么教育”心急如焚,当时黄校长总是很安慰地说慢慢来,就像做一个课题慢慢研究吧!也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就激起了我们的勇气,反正都在干何不试试看呢,于是就有了我们三个人生命中共同的第一次¬——做课题了。我们设计问卷,开展调查,进行分析,心理健康辅导陈怡老师以社团为阵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而课题让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启发,在担任班主任时总会想到用同伴关系来建设班集体,如开展班级行规互助组:在我们班级就有一位上课就看课外书、下课就打闹,跟我都能敲桌子砸凳子,到了政教处还会躺在地上的学生,我就让班级里几个他的好友成立了互助组,他有问题我就把要求告诉互助组的学生,让他们给他做思想工作,互助组的学生看到了我对他们的信任,而那位学生与我没有了冲突,却在同伴的潜移默化之下,如今成了学生的转变之星。
 

也许发型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但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却明白了不少,我们课题也就顺利的进行着。
 

经过课题的活动,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当课题结题之时,除了一份油然而生的欣喜之外,更多是心存一份感恩,感恩于学校给我们这种浓郁的研究平台,更感恩于课题背后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后盾,我们的团队不仅仅是课题报告上那寥寥的数人,如时事研究这个课题中,我们的整个学科组都动起来了,可以说课题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团队的群策群力,共同出谋划策,博众人之才。
 

★ 凝聚团队 摸索课题------------课题研究需要博众人之才,而众人又可借课题之力提升自我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共性与个性共存的过程,我们课题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是对共性问题的一种摸索,既然如此在做课题时大家尽可发动我们学科组的同事一起尝试,或者你在学科组的老师中挖掘你想要的东西,其实有时一个课题的研究也给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一个很好的实践与思考的平台,由此大家可以做到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如时事课题的很多内容就是博全组之才,我们学科组里有“孟说董论”的董杰、张笃孟、蔡永老师对时事的把握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有开设的时事讲座,李娜、王志远善于组织开展活动他们有进行的社团活动,罗银萍、虞缓缓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时常能感受到时事的课堂渗透,而林小敏善于思辩总结她设立了网络版时事论坛,而教研员黄慧则是我们课题组的总指挥,她经常能高瞻远瞩地给我们创设时事活动的新亮点,她的工作热情经常能让我们在在时事活动的开展中乐此不疲,在群体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模仿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不少。
说到黄慧老师我们学科组的都知道她最能干还在于思维敏捷、想法独特、富有创新性,所以在课题的开展中我们总能被她的奇思妙想所震撼,在她的带动下我们的团队经常有智慧的碰撞,如撰写课题就如现代版的贾岛韩愈的推敲故事。我们每人分工一部分共同执笔,组稿后五个人坐在一起逐字逐句地研读,大家共同修正,如想提炼我们课题中设立报刊阅读栏、无人售票亭、海报宣传等日常的时事活动时我们首先用了“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和阵地来营造课外时事教育的氛围。”后来觉得看了太冗长了,就改为“积极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营造时事教育的文化氛围。”但总觉的没新意太老套了,最后我们又提出了“积极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全方位拓展时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最后还是黄慧能高屋建瓴,提出了“让校园墙体等显性资源‘说话’”生动富有内涵的语句。
 

在撰写的过程中最痛苦的事情是好不容易写出来觉得还精彩的语段给删了或改了,如林小敏老师在概括我们《时事频道》开设了两个特色的互动栏目:政情民意中间站和校园BBS。为学生了解时事、参与评论,展示自我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用了小标题形式上,栏目互动,有“地”说话,可我们的黄慧老师看后说课题是给别人看的,别人哪知道是什么地呀,我们总觉得很舍不得,最后还是共同讨论下就换上了目的明确,内容简练的“栏目设置上,直接跟贴,互动交流”也许大家看来修正这个过程是那么的繁杂,但就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原来我们还这么能干的呀,能写出这么多完全原创的语句,所以我们经常在黄慧的带动下自吹自擂,现在想来也就也因为有了她课题研究也变得趣了,研究的脚步也更稳了。
 

时事这个课题我们进行了三年,而我们撰写结题报告用了一个多月,修改稿件有20多次,如去年的暑假、教师节的晚上、中秋节三天、还有国庆节我们几个都在努力着,有人说我们是吃炒粉干吃出来的,其实也不过过分,每次的加班都是大家休息的时候,学校食堂不供应,为了节约,我们就近吃粉干度日。但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所以我们总能苦中作乐,粉干、小鸡翅、糖果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可以说课题让我在实验中学中又享受到了一种团队拥有的幸福感,直到如今碰到一起作战的黄慧、小敏,银屏,总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凝聚着团队,一起摸索课题,凡是积极参与课题的每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收获,如工作才两年的罗银萍老师可以说是随着课题研究迅速成长的教坛新星,2008年参加温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罗银萍老师就以时事内容与历史社会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为整堂课添色不少,一举获得温州市新生代优质课一等奖。
可以说时事课题由团队造,但也改变着我们整个学科组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提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 专家引领 深化课题------------
 

当然写课题不是写案例,只要有过程和反思就可以,还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和规范性,最重要的还需要新理论的提炼,有别人没有的新东西,也许这就是课题最难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做课题最害怕的地方,可是做过课题后有种作为实验中学老师很大的自豪感在于我们学校里就有一批我们温州市优秀的课题指导师。如王五一老师对我们的课题就孜孜不倦地指导参谋,还有我们可以大胆地将课题送给我们熟悉的高校老师因为毕竟他们是做理论的人,而对于他们也是很喜欢我们的课题内容,因为他们也很想了解一线的老师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各有所需,就能达到很好的合作了,如《同伴关系》的课题我们就请当时在我们绣山校区挂职锻炼的朱浩亮老师做过指导,黄校长还请了自己在浙师大读研究生的导师和师弟做指导,有了专家的引领我们如虎添翼,写出来的课题就像模像样了,专家学者的熏陶对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意识到了自身理论的不足,有了急于学习的冲动,也许就是课题促动了我想读书的念头。
 

而如今参与的两个课题被省规划课题立项了,那我就期待着更多精彩故事的发生,期待更多惊喜的到了!
各位学科组的兄弟姐妹们,记得有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的捷径,就是尝试与坚持。你何不也尝试一下,试着努力坚持一回,也许课题本来就是你会的的一部分,呵呵,你其实很不错的哦
 

更新:2009-02-24 06:34:3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