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校长,如何锤炼专业成长之翼?
沉睡、翻转,忍受黑暗,期待能把美丽点燃;
作茧、自缚,甘守寂寞,向往飞向无垠蓝天。
踌躇满志的青年校长,希望自己像蝶一样在学校管理的蓝天下自在飞舞,成就一番事业。而面对复杂、艰难的校长工作,感觉不像从前做教师工作那般得心应手时,却困惑起来:怎样实现校长工作的驾轻就熟?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
一个人的成长条件颇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与外因,相比之下,内因较易改变且起主要作用,外因较难改变而起次要作用。因此,激活内因,提升学校管理素养是实现校长专业成长最根本、最有效之路。本人以为,青年校长可从六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管理素养,锤炼成长之翼。
一、持久不衰的办学热情
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事业,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结果的滞后性也决定了办学过程的艰难和办学结果的滞后,办学之路遥遥,要做好一名校长,首先要有持久不衰的办学热情。
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持久不衰的办学热情来自校长的办学理想及其正确定位。魏书生校长曾经说过:干教育别想发财,想发财别干教育。要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尽到人生的责任。魏书生校长如此,陶行之、苏霍姆林斯基等成为了大教育家的校长更是如此,他们无一不是以最佳的生命状态执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始终将学校教育发展的理想融入自己的人生追求之中而最终获得成功。
青年校长登上校长岗位后,心目中应该有一个愿景:我当校长期间,我校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教师该怎样发展?学校该怎样发展?这绝不只是写在纸上和挂在口头上,而要时时刻刻、实实在在把学校发展愿景与自己的人生理想融为一体,将其视为自己的行为坐标,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之付出,无怨无悔。唯如此,你才能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乐此不疲。倘若把校长工作看作谋取功名的手段,或是仅仅看作生存的饭碗,那么,当你面对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待遇却很清贫的学校工作时,你会认为得不偿失,会感到疲乏、烦躁、打不起精神,生命如此消极,你也就不可能把学校办好,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校长。
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打铁先要自身硬”,来自教师中优秀分子的青年校长,在自己的学科教育领域是颇有建树和底气的,可校长的专业知识并不等同于教师的学科知识。校长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不同的角色赋予的职责也不一样,学校管理的教育性、综合性与复杂性,要求校长构建符合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多层角色要求的,以教育管理知识为核心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校长需要掌握学校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等知识,打足校长专业底子;还需要了解政治与国情,人文和经济等非专业知识,作为校长工作的磨合剂和润滑剂。那么,青年校长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1.在选择中学习。信息时代知识浩如烟海,任何校长都不能掌握所有知识,校长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选择性摄取。1)选择自己缺乏或薄弱的知识予以补充完善,使其够用。2)选择适应自己的教育管理领域,能为自己的学校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的知识,使其实用。3)选择符合自己文风和个性特点的知识,让自己在创建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发展理念等方面有较强话语能力,使其好用。
2.在实践中建构。1)从丰富的学校教育管理知识宝库中选择对本校适用的资源加以运用并反思,总结有效经验;发现学校现实中先进的管理智慧,提炼、总结,形成校本管理策略。(2)根据教育原则全方位审察学校的教育工作,探索有效评价。(3)依据课程教学的教学规律和共性知识,全面督导本校教学情况,掌握课堂问诊艺术;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尝试引领该学科教师打造学科特色与优势。
三、基于校本的办学思想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校长管理素养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文化之根基。它涵盖广泛,指向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价值体现在能对本校的健康发展发挥出引领作用。青年校长在修炼自己的专业思想时应注意立足校本。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很多,但不一定都能适应每一所学校的实际需要,适应每一个校长的个性特点和主体实际。校长必须博采众长,创造性地整合,吸取其对自己学校有用的精华,去其对自己学校无用的糟粕,保证校长专业思想的科学性、正确性。在具体创建某种办学思想时,更要把脚踏在自己的校园里,依据学校发展方向和师生愿望,通过对学校办学环境和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尝试运用,确认其可行性,让办学思想的根牢植于校本思想的土壤之中,真正催生出办学绩效。
校长的校本管理策略来自对自己学校教育发展环境的分析。我校是高校子校,因非地方教育财政拨款学校,办学投入有限,但我校家长素质高,生源好,办学单位理工大学办学资源丰富,校园环境好,这一切可成为子校的办学优势,由此我们确立了“优势办学”的思想。“优势办学”指办学者运用学校自身的人财物时空信息等优势资源提高办学绩效。我们发挥学校自身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科技优势,生源优势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服务,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例如,我校家长大都是高校教师,人才济济,我们就请家长协助学校培养学生的科技特长,涌现出了陈熙、林国昌等多个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发明竞赛中夺魁的科技小明星,学校因此被授予“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基地”称号。
四、出口成章的办学口才
60年代前美国人都把“口才,金钱,原子弹”当作法宝,60年代后,又把“口才,电脑,金钱”作为法宝。美国人把口才放在第一位,可见口才的重要性。“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在社会生活中,口才一直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才干要通过言语表达,有才干兼有口才的人,成功希望更大。
1、口才对于校长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口才重要,校长的口才更重要。除了教学,校长还要推行自己的办学理念,上传下达教育政策,宣传学校形象,在各种教育场合即兴发言交流思想,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和争取支持,面对师生集会演讲,跟师生、家长谈话协调学校人际关系,要为教师评课或授课等等,都需要出色的口才,否则,难以令人信服,
2、校长的口才应该达到的水平:清楚流利,音量适度;说理充分,有感染力;简明扼要,有启发性;幽默诙谐,应变能力强。
3、校长说话应该讲究的策略。校长对学校发展方向的确定、职称评聘、奖金分配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应该深思熟虑,待观点成熟讨论形成决定时再公布实施。校长提出的意见必须代表领导班子的集体心声,切忌说“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意见”,以免影响领导层的团结,引起教职工的反感。校长要说真话、实话、有用的话,对师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及时回复,说出的意见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校长还要说激励的话,多赞赏,少惩罚,做到人情与制度谐调、感性与理性统一。
五、下笔有神的写作功底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从产生写作动机、打腹稿到落笔成文,是一个化无形为有形的过程,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一个情感流露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我的过程。写作,能促进青年校长的成长。
1、让写作成为习惯。专家指出:“我们的中小学校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立德、立功上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是在‘立言’上存在许多问题。”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校长对写作望而生畏,一旦写点东西,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很痛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养成写作习惯。平时不思考、不练笔,脑子空空如也,偶尔写点东西,犹如挤牙膏一样,当然很痛苦。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呢?没有捷径,只有练笔。青年校长一定要从忙忙碌碌的学校管理事务中抽出身,静下心,动动脑,动动手,作些记录和思考,慢慢让自己的思维和写作进入轨道,成为习惯,你会觉得写作也像抬腿走路、鼻子喘气一样来得自然和顺畅。
2、积累产生飞跃。李镇西老师,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他曾这样写道:“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青年校长如果经常写教育随笔和论文,能促进管理反思,使平常零散、肤浅、无序的思考得以系统、深刻、有序,从而能够克服学校管理工作中感性认识的不足,提升校长工作认识的理性价值。笔者在多年学校管理实践中,为了提高办学效能和教育效果,也常常在实践中摸索,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记录和总结,撰写的《发挥高校优势,办好子弟学校》、《并校融合中的强校之策》等教育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教育刊物公开发表达27篇。通过写作,不仅帮助自己积累了办学经验,提升了专业素养,更促进了自己的生命成长。
六、行必生效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校长管理素养的关键一项,也是校长专业成长的归宿。如果做得不好,其他方面的专业素质就失去了着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校长的管理水平最终要通过校长的实践行为体现出来。
青年校长如何使自己的管理实践行必生效呢?一要知实情。执行制度,落实规范,讲究一个“实”字,不搞花架子。身为校长对本校每个阶段的师资状况,教育质量,教学常规,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都应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二要使实招。校长的实践要体现办学思想,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计划,要定期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并结合部门特点和教师个性特长正确诊断,出点子,给建议,督促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施。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措施激励教师,让其信服。三要求实效。校长要通过实践兑现说的承诺,实现说的理想。校长可以做自己没说过的工作,但说过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布置过的工作要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检查、总结。检查不能流于形式,总结要实实在在,不落俗套。
办学之路艰辛而漫长,青年校长执着自己的梦想,潜心学习着,摸索着,如同小小的茧,涌动,翻转,不断磨砺自己的双翼。终于有一天,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绽放着斑斓色彩,飞向成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