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博爱儒雅的人民教师
------题记
什么是好的教育?有两个标志:一是给人带来幸福;二是给人带来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让人快乐幸福的事情。
教育即生活,教育生活应该是完整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在不知不觉中把整个家庭交托给了学校。
爱心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的品质。读书,引领教师走向高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1个孩子=学校1/1000=班级2/100=家庭100/100。
背景分析
教育为民生之首,成为社会问题。教育内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08年9月4日出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从2009年1月1日实行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绩效工资。教育前景灿烂,教师倍受关注。
矿区教育,结束过渡,步入正规,向强势教育发展,高标准,严要求,强质量成主旋律。没有质量,就没有话语权。只有发展是硬道理。我校要遵重教育规律,科学发展;提升教育品质,内涵发展;缩小资源差距,均衡发展;探索教育难点,创新发展;平衡各种关系,和谐发展。
教育改革,关注文化变革,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关注教育实践,追求有价值的教育,有价值的教育必须由教育家来引领和推进,有价值的教育必定会孕育催生出教育家。重在学习,重在创新,重在品格。关注教师生命质量的三个指数。一是健康指数。健康第一,工作第二。二是幸福指数。精神自由,个性自然,生活自在。三是魅力指数。终身学习,团队合作,创业创新。教师要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做教育,要心静,尽量让自己有一份清闲,生一份高雅。闲暇出智慧。要想在浮躁的社会中做优秀的教育人,需要心境的纯粹,闲适如羽,应是一种成长之法。
2009年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网站、博客、校刊等载体,物化成果)
2、突破两项工作:鲜明学校形象,提升办学品质(师资素质、教育科研、课程体系)
3、搞好三个设计:学校发展路径设计,校园文化形象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设计
4、增强四个意识:法治意识,科研意识,品牌意识,成果意识
5、抓好五条线索:把握航线,不碰红线,守住底线,提升生命线,打造风景线
第一条线索:把握航线
航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定位,一个好的愿景。方向不对,就是南辕北辙。路线确定以后,人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事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有什么样的人,就办什么样的事。只有不断提高的人,才能办出不断提高的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把握现行学校管理领导体制,“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管理,就是正确地做事”。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形成管理文化(走动管理,行动研究,心动关怀)。做到三句话:坚持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从不同的侧面做好同一件事情。缺位和越位,都是不到位。
把握素质教育精髓,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体发展,终身发展。素质教育是理想教育,它的实现没有定势,条条大道通罗马。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立足教育办教育” 与“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辨证统一,要靠近“教育家办学”。学校要有教育理想,找准突破口,分析比较优势,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经验,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校长,发展学校。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要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人才储备。一切优秀的教育要帮助人类更加幸福,帮助社会更加崇高。
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是科学的发展,一切违背规律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要确立和承担省市区和学校研究课题,设立专项经费,注重行动研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贯穿学习、反思、研究、写作的成长路线,厚积薄发,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写作成为一种思考方式。把《教育周刊》订阅到年级组,搭建平台,展示自我,交流信息,资源共享。发表通讯、故事、反思、学生习作和师生书画等,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研讨,提高待遇,专业成长。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批好学生。
课堂教学不打无准备之战,要精讲多练向40分钟要效益,作业要精批细改署日期,策略要保底促中拔尖子,消除学困生,培育优等生。夯实基础,着力推进,提升教学质量在全区的分布位置。
把握学校实际。教育需要理想,需要智慧,需要激情,更需要重视从实际出发,把实施教育思想的思路,化作很明确、易操作的管理举措,将思想内化为教育教学的行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要讲道理。工作中切忌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切忌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切忌繁文缛节,没有创新。不能辛辛苦苦多少年如一日,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要搞好《反思型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拿手好戏,有自己的品牌。
第二条线索:不碰红线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我们首先是公民,然后才是教师。既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还要发扬良好师德,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捍卫教师的形象。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就是我们所坚决不为的。反其道而行之,是任何人都要付出代价的。每个人都要本着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切从美好出发,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程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积极肯定地去做,就是发展;消极否定地去做,就需要规范。
我们的工作要与区委、区政府,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和科室工作接轨,程序规范,职责分明,团结协作。理顺管理流程,减少管理环节,闭合过程管理,减少推委扯皮。管理人员只有分管的工作,没有不管的工作。尤其是掌管人财物的管理人员,要恪尽职守,绝对不做违反法律、法规和岗位职责的事情。聪明的人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愚蠢的人拿自己的失败成为别人的经验。比如:不乱收费,不乱办班,不乱招生,不乱订资料,不体罚学生,不出安全事故,不违反计划生育,不胡作非为等等。
第三条线索:守住底线
安全和稳定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安全上,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任何人绝对不能出事,自己师生不去伤害别人,别人也不能伤害我们。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教师们要和谐相处,真诚相待,文明相处,合作共赢。学生管理要有规矩,有要求,有标准,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不能出现逃学旷课,打架斗殴,污言秽语,不规言行。从领导到教师要坚持守土有责,行政问责,一票否决。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也是教师的生命。科学发展,追求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一所学校办得好,绝对不是领导的功劳,但办不好,首先是领导的责任。
学校领导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有责任感、危机感,工作上要有大气魄,大战略,大动作,大手笔。领导就是服务,书记校长要为副校长服务,为中层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将服务的链条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会,塑造好自己的师表形象,做博大儒雅,宽容大度,心平气和的教师。选树感动校园的人物和我校教育功臣。
第四条线索:提升生命线
做教师难,做好教师更难。学校要理解教师,引领教师,助推教师,成就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中坚力量,再好的思路,没有教师的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因此,教师也是立校之本。工作神圣,雕塑灵魂。舒缓压力,素面调琴。接纳任职提示,做好常规小事。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教师们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每位教师要做好成长设计,教师都要有自己的追求和规划,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成为最好的自己。简单语文,思维数学,兴趣英语,有效教学。
做个教师也简单,要有期望心理;要有坚持精神;要具备爱心和责任。学校要追求教育的道德意义,凸显道德的魅力。杜威说: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道德即教育。教育的道德表现为对学生的爱。英国诗人雪莱说过,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爱是教育的一种力量,爱推动着教育。教师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为尊重前提下的民主、平等、合作师生关系的建立。如果学生和教师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校园里,那么,这所学校是具有文化品格的。学校的生活应当让教师和学生有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体验,有归属的感觉,有创造的热情。教师和学生应当有文化气质,表现为优雅,甚至是高贵。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女人最美(窦桂梅语)。阅读,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
第五条线索:打造风景线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每一所百年名校,积淀的首先是文化,都是充盈的精神宝库和丰富的思想财富。我们要提升学校文化,形成教育哲学,浸润教育智慧。学校文化的培养,首先应当建立起教育的理想、追求和责任。要追求教育的思想,逐步形成教育哲学(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要少管多理,理清、理顺、理活;教学,教是为了不教,要少教多学,学深、学透、学精),凸显思想的张力。对教育思想的追求,基于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教师的素养。
学校文化,永远是学校亮丽的风景。文化,不可复制,具有不可再生性。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就是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传统中挖掘,从实践中提炼,从未来中设计。我们要整体搞好校园文化的挖掘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追寻充满“诗情画意,文化品位,育人氛围和审美价值”的校园环境。要精心经营好学校的每一寸土地,让墙壁说话,让花草生情,让资源增值。营造和谐,营造绿色,充满灵性,移步换景。在石头里能看到风景,从沙子里能发现灵魂。文化需要引导和设计,需要涵养和沉淀,需要载体和传承。环境能育人,但愿在文化环境中,把我们培养成真正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