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如何成为乐观的教师?

作者:15z.谢鑫 来源:XSK 点击:6683

在工作中,总感到自己无比的疲惫与忧虑,总感到自己难以胜任教师这沉重的职业,难以找到往日的笑容。于是每天苦苦地寻思,自己该如何正视这项工作。在苦思中,我忽然觉醒,脑海灵光一闪而过,感到无比的清醒与轻松。想起了《菩提本无树》这首歌,深深感受到与其拖着疲惫的心情过日子,不如轻轻松地做个人。于是我想到了宽容,对自己的宽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知道:宽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有时甚至是自己的敌人。尤其对我们教师来说,宽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孩子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犯错是学生成长的权利。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几乎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不仅宽容,而且赏识,这才是真实的乐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困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会畏惧和退缩,畏惧和退缩的结果就会直接导致学生自卑。这样看来,学生的自卑,除了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知识学习出现了大量的无法克服障碍,这是一种“文化自卑”。我们只有用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成长的历程时,他们才能找到前进的动力。
  想到宽容,又让我想起了王蒙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我的21条人际准则》,在此我把它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供各位看看,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1.不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2.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
  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争论、批评你的人。
  4.绝对不布置安排一些人去搜集旁人背后说了你一些什么。
  5.绝对不在公开场合,尤其不能在自己的权力影响范围内,即利用自己的权力或者影响召集一些人大谈旁人说了你什么。
  6.不回答任何对于你个人的人身攻击,只讨论对于你和你的对手以及更多的人们,对于社会和国家,对于某种学理的建设和艺术的创造确有意义的问题。
  7.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点、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8.一时弄不清或背了黑锅没关系。你还是你,他还是他。一个黑锅也背不起的人只能是弱者。
  9.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实力。
  10.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
  11.不在背后议论张长李短。
  12.人际关系是双向的。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时,说人者人恒说之,整人者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耍人者人恒耍之,虚伪应付人者人恒虚伪应付之。
  13.绝对不接受煽动,不接受挑拨、绝对不因A的煽动而与B为敌,也不因B的煽动而向着A冲去。
  14.在人际关系中永远不考虑从中捞取什么。
  15.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16.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时,先从好处想想,可能他做这件事是为了帮助你,至少客观上对你无损,而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旁人。
  17.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你搞纠纷的结果未必能怎样怎样,我搞业务工作的结果很可能有一些成绩。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对你的最好回答,更是对友人的最大安慰。
  18.寻找结合点、契合点,而不是只盯着矛盾分歧。永远安然坦然,心平气和,视分歧为平常,视不同意见的人为现实的诤友或候补诤友,而不是小气鬼般地见到意见不一的人就如坐针毡,脸红一阵白一阵。
  19.永远不从个人利害的角度谈论与思考问题,永远不“我、我、我”与人争论,宁可把一切争执学理化而不是搞狗屎化个人化。
  20.把人际关系的处理当做一个特殊的课程,从中分析和进一步掌握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哲学传统与时尚思潮,我们的逻辑学、科学、文明教养、心理健康等等,这也就是上一条所说的学理化的意思。
  21.可以用足气力去学习、去工作、去写作、去装修房屋,乃至去旅游去赛球去玩儿,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擦上,用在对付攻击上,最多只发三分力,最多发力30秒钟,然后立即回到专心致志地求学与做事状态,再多花一点时间和气力,都是绝对地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以上21条,我自己并没有完全做到,但我确实明白,凡这样做的,效果极佳;凡没有这样做的,都是糊涂,都是枉费心机,甚至是丢人现眼丝毫不爽的,类似原则还可以生发出许多许多条,这21条不过是抛砖引玉,以为共勉。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好是从根本上忘记人际关系之说,忘记关系学。就关系求关系,只能走向穷途末路,贻笑大方,小里小气,俗不可耐。而一个人只要专心学习,努力工作,真实诚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健康向上,群众关系人际关系自然能好,一时有问题受误解也不过是小小插曲小小过门。关系是副产品,是派生出来的东西,是自然而然的东西。对待关系宁肯失之糊涂失之疏忽,也不要失之精明失之算盘太精太细。

 

更新:2009-02-11 06:33:4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