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作者:余玉芳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点击:19280

“这个班的学生,只听某某老师的话!别的老师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的!”
“这个班的学生很听话!老师们上完课都说纪律好。但某某老师一上课,教室里就闹翻了天,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
       经常听有些老师如是说。学生为什么会择老师?很显然,这取决于教师有无威信。
       到底该如何理解教师的威信呢?它包括威望和信誉两部分。一是“威”,二是“信”。 “威”有虚实之分。实者,使人畏惧慑服的力量,可引申为权势、权力、武力等;虚者,使人敬畏的气势和态度。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响力才算是教师的威信。
  看来,一名教师要博得学生的喜爱,首先应在学生中有威信。有这样的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子带着他的《孙子兵法》投靠吴王。吴王为了考察他的本领让他训练宫女。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各队队长。孙子三令五申,但宫女依旧嘻嘻哈哈队形不整。孙子不顾吴王求情,杀掉两名宠妾,再击鼓发令,宫女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符合号令、纪律的要求,再没有人敢出声。孙子三令五申,用威之实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平阳,大部队前去攻打魏军,只留下少数老弱残兵。魏国大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打开城门,洒扫街道,自己则端坐城头,从容抚琴。司马懿见状,心生疑窦,恐有伏兵,不敢贸进,下令退兵。孔明空城退敌,用威之虚也。
  教师之威是实还是虚呢?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它关系到教师使用什么方法“树威”。很多教师就是因为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认识而吃到不少苦头,不但没有建立威信,反而威风扫地,可见威信的重要。
  教师的威信不是一朝一夕能树起来的,它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讲究方法。现就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谈谈自己对如何建立威信的一些看法。
  (一)以严树威: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育和提高教师威信的基础。 不严则无威。严师方能出高徒。学生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老师要有耐心,针对问题反复抓、抓反复 ,指出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教师决不能迁就和袒护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严是爱,打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对好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我班上有个学生,脑子很聪明,成绩也很好,但是他由于受家庭的影响,认为上不上重点高中无所谓,所以就放任自己。我多次家访,和其家长配合,对他严格要求,反复耐心地教育,使他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后来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可见,以严树威的重要。
  (二)以爱树威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兴趣。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威信应始终建立在与学生平等、关爱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上。有的教师上课准时到堂,下课准时离开,一学期下来,班上的学生都认不了几个,更不要说了解学生了。试问学生如何亲近你?如何与你建立感情?有的教师动辄打骂学生,说他笨、像“猪”等,学生对你还有多尊重?面对问题学生,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体谅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使学生觉得你容易接近,接近你能使他愉快。我们班一学生,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瘫痪在床,且反应迟钝,一家子仅靠镇里微薄的补贴生活。我了解这一情况后,从生活上给予她关心和帮助,帮她向学校申请减免了部分学杂费,替她交午餐费,并且不时为她买一些衣物等。同时,我也经常找她谈话,做她的思想工作,使她确立学习目标,坚定美好生活的信心。在我的关爱下,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且变得开朗、活泼,乐于助人。也正因这件事,全班同学都很尊重我,喜欢我。看来,只有师生感情融洽,教师的威信才能渐渐地在学生中建立起来。
  (三)以博树威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只有拥有了渊博的知识,才有道可传,有了高超的技能,才有业可授。才能从不同侧面加深对学生的影响。不管是历史、地理还是生物、化学,天文的还是人文的,自然的还是社会的,自己多懂一点,才能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旁征博引,解决学生的疑问。才能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授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充分吸取知识、信息的满足中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在学生中才有威信可谈。
  (四)以正树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正人先正身。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特别是以身作则的良好风尚。切忌在学生面前抱怨工作的辛苦,对社会的不满,更别把一些个人情绪带到学生面前发泄。在学生眼中,教师应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正如毛泽东对他的老师徐特立所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是徐老优秀的人品在学生中产生的威信。作为教师,要做到“以正树威”,就得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仪表美、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习惯。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体现。如:不在校园内穿拖鞋,不着奇装异服,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另外,时刻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言语、教态、仪容、表情,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微笑面对学生,对提高自己的威信是很有帮助的。
  2、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对年幼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育科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度。”人格魅力是老师工作的法宝。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就是一个好榜样,他对学生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一个教师整天在学生面前大谈如何提高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而全然不顾自身修养、思想道德水准、精神风貌,那给学生的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甚至会有不少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因此,教师首先应言行一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到位”,自己必须“到位”;要求学生到场,自己提前到场。有时即使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班主任也要尽可能参加,因为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认真执着中感受到:作为集体的一员,时刻必须保持集体的完整和统一。
  3、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公正。工作中,教师不能因为某某是你心目中的骄子,有错时一再庇护;也不能因某学生是你心中的“差生”,无错都总要怀疑他三分。
  4、虚怀若谷,具有包容之心。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学生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教师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也要给他以信心。

 

更新:2009-02-10 07:47:0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