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幸福的落脚处
持守在三尺讲台,台上是爱,台下是情。在生命的两边,随时播种,一路花香弥漫,一路收获满怀。回顾八年的耕耘之路,虽有荆棘,不觉痛楚;虽有泪落,但觉幸福。
——题记
在教师博客的日志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我已辛勤耕耘了八个春秋。
我崇尚教育事业,热爱这片土地,因为那里有令人感动的课堂,那里有天真烂漫的笑脸,那里有渴望知识的目光,那里有成功的足迹、祖国的希望。
总是莫名地想起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这片土地上,我以饱满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满载着知识和力量真诚地播洒爱的阳光,播洒美的甘霖,播洒真挚的情素,传递着春回大地的信息,使这片土地充满着勃勃生机。
“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在学校我每天坚持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但与优秀的同行们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我没有那么多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没有累累的硕果。但我有一颗热情的心,有着对孩子们满腔的爱。回顾来路,虽然脚印参差不齐,深浅不一,但每个脚印里都倾注了我对教育的真诚以及教育给予我的为人师的幸福和甜蜜。
我,自豪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甘心情愿地持守在神圣的三尺讲台旁……
这是我心灵的写照,也是我情感的表白。因为我在耕耘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中体会到了幸福,感受到了温情,沐浴到了阳光,收获到了快乐。
我爱读书,因为我知道,阅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的阅读积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一方小小的宁静的三尺讲台旁,我不断地引领着孩子们读书、思考、实践,品味着收获和幸福;在学习、欣赏、感悟中诗意地生活;在酣畅淋漓的工作中,体会着创造的愉悦,找到了归属感。
我爱思索,探索教育教学中特有的规律,探索新的理念带给学生的不同发展。在一次次研讨课中,总能出现让我兴奋不已的课堂生成;在一次次教学案例的撰写中,我都在不停思索,积累些许经验,蹒跚前行。吴非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我想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教师是工作者,教师是劳动者,教师是指导者,而更应该是思想者。除了对教育教学生活及时地反思,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去破除内心封闭的意识,真正学会思想。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没有春花秋月,没有歌舞闲暇,但我愿做教育这片净土上的一枝绿叶,为更多朵鲜艳的花蕾源源输送成长的营养和知识的水分。伫立在这一方三尺讲台上,满眼是纯净的笑脸,为我心爱的孩子们,我甘愿付出,我甘愿燃烧。借用闻一多先生《红烛.序诗》中的诗句“红烛呀!/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开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我很幸运,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并努力成为一名深感教育幸福的教师。在烦琐、浮躁面前,我竭力保持着我的信念、尊严和优雅。我很快乐,能够在生命的转弯处,寻到了幸福的落脚处————三尺讲台。在这里,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真诚,是我心灵的向往和表达;在这里,有我终生追求的幸福每天都在向我微笑。我知道,那里,只有那里,才是通往完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