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作者:闫学 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2324

一个初秋的日子,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来到田野,他们的面前展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置身其中,孩子们领略到了一种空旷的美。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各种极为微妙的色彩的变幻,聆听了那来自大自然深处的美妙的乐音,他们幻想、惊奇、喜悦,他们创作诗歌,也编写童话,为能够活在这个世上而感到巨大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莉达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活着真好啊!”
  “活着真好”,这样的感叹使我感动不已。
  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的教师。
  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我们今天再读苏霍姆林斯基那些童话般的教育故事,如入梦境一般,但它又是如此真实。一个教师可以这样从事教育!他是孩子们的大朋友,他们永远在一起,快乐、忧伤、激动、愤慨……孩子们知道,他不仅是一位可亲的、与他们有着共同追求与爱好的大朋友,他还是一位可敬、可信赖的师者、父亲。
  是的,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你不由会产生这样的愿望。你想追随他,想看看他的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而他深植于实践的经验与著作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诠释。这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教育体系,你会惊叹,但不会迷失,因为他的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具体、清晰地结合在一起。他一生著述丰厚,那是一部部“活的教育学”,是一部部“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他本人则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其实,我更愿意把苏霍姆林斯基看作一座灯塔,那是世界教育史上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他召唤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要永远向前,向着光明的方向。
  (本文摘自《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该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更新:2009-01-11 08:03:2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