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课堂交响乐的指挥家
——关于营造活而不乱的新课堂
各位老师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探讨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这个问题:如何营造活而不乱的新课堂。我把这个问题分成两部分来考虑,首先是
一、 激活课堂
构建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个教师的任务,也是一大挑战。经过六年多的实际教学,我认为有3个要点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1) 教师角色转变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一定听得不少了,因为一提到课程改革,少不了要说到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还认为自己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人,或者心里不这么认为,但行为上并没有真正的改变,那课堂一定活不起来。特别是在面对低年级的孩子的时候,转变角色难度较大,因为孩子们太小,稍不注意,自己就又霸占了话语权。我们在走进课堂前,可以多多提醒自己,我是去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的。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活跃课堂的重要性已经勿庸置疑,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
第一: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例如:创设情境,猜谜,做游戏,讲故事,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地中段比较常用;
第二:挖掘学科及教材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是极有魅力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的逻辑美,人文美,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高段的学生应该对此有比较深的了解。例如六年级学习圆周率的相关知识,其实本身就很有意思。
第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和过程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成功会使学生建立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会产生新的追求,从而获得更大的学习热情。
(3) 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生命的碰撞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教师带着对学生的情和爱走进课堂,尊重、理解、信任、肯定学生,以此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我们走进课堂时可以带着四种情绪和四个一。四种情绪是: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以兴奋的情绪激励学生投入学习。四个一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回亲切的抚摸。努力让学生从教师的热情、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让师生的心在情感交流中相通,使课堂上充满着和谐的气氛。我的实践证明:这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充满自尊与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除了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还要注意学生相互之间的友谊的建立与学习的伙伴关系建立。
(4) 选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现在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已经提到和双基一样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使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像刚才我们看到的数学课上,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想法,最后汇报。同学间质疑、评价,再加上老师的梳理,总结,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展,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
二、 调控课堂
课堂要活而不乱,一定是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对已经被激活的课堂起到了良好的调控作用。我想这种调控课堂的力量来自3个渠道:
(1) 精心备课
这里说的备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钻研教材以外,还涉及得广一些。
首先要备情绪。切不可把坏的情绪带进课堂,因为学生就是一个高超的模仿者,你常常不高兴,他们就学着不高兴,那如果老师走进教室时总是开开心心,心中很期待与他们共同学习,即使什么多余的话也不说,他们也能体会到,时间长了你们他们也一样会很开心的期待你的出现。
在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还要特别提出的是对学生数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备课时除了设计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也要有充分的预设,以便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对学生的情况越了解,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越充分,在活动中出现混乱的情况就越小。
特别是教师对数学活动的指导要做充分准备。学生在进行操作活动或者讨论活动时,要先讲清楚要点以及思考的问题。
(2) 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
运用学生的习惯调控课堂是我们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也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学生的好习惯一旦养成,教师的一句口令、一个手势、甚至一个表情都能起到调控课堂的作用。例如:
参观展示课,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具有个性特色的调控习惯,遇见自己喜欢的,就训练自己的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习惯的培养方法有很多,许多中老年教师在这方面特别有经验,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例如:运用评价体系来帮助培养日常行为习惯。例如我现在正在进行的评价体系。
(3) 教师的人格力量
如果一位教师具有博学、聪明、诚恳、亲切、有爱心、热情的良好品质,那他就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往教室里一站,本身就具备吸引学生的力量,学生对他又敬又爱,谁愿意在这样的老师面前不遵守课堂纪律呢?
关于营造活而不乱的课堂,我还想说的是课堂要先“活”才谈“不乱”,切不可因为怕“乱”就干脆不“活”了。一节课好比一首交响乐,很多种乐器的交响就像我们几十个孩子的共同参与,我们就是课堂交响乐的指挥者,我们的目的,就是奏出充满激情、活力又不失整齐与精确的美好乐章。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