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杜郎口,你的后劲在哪里

作者:丑丑妞 来源:武宏伟 点击:1034

前言:这是我写于十年前的文章,现在情况如何?有了很多改变,但基本框架和套路没变。

从教四十多年,耳闻目睹了无数名校、名师具有轰动效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例子,也曾率领学校一班人进行过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还曾被上级有关部门调去专门到改革校蹲点搞调研、总结和指导。回顾那些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前的国内改革当红“明星”,现在大多泯然众人矣。何以然哉?改革的思想理念没有内化为每个人的素质,后继无人是也。

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红起来,往往是因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具有选定或设计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的能力和水平,然后还需有以行政命令式的手段使教师持之以恒的进行“模式”操作的勇气和魄力。待取得了一定成果之时,再由专家学者进行美化、细化各个环节,把简单而感性的的模式进行详细而理性的包装,加之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广和宣传,一个改革的典型就树立起来了。

  学校红了,校长就有资本到处讲学了,到处去出席各种活动了,学校里就很难见到校长了。这时校长的实践性思考就开始抽象化、浮化、理想化。而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后劲的蓄势问题就容易被眼前的胜利所屏蔽,急功近利的思想就容易冲占上风。所以一旦更换了改革的领袖,“领袖模式化”也就逐渐变了模样,最终是没了形状。

一位教师之所以能够红起来,往往是因为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或教学成绩等某一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于是便总结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模式,然后就有专家学者给予美化、细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简单而感性的模式进行详细而理性的包装,加之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广和宣传,一个改革的典型就树立起来了。

教师红了,就开始到处游历讲学,参加各种活动,上各种规模的公开课。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红”光满面的教师跳槽率是最高的,有提拔重用的,有被发达地区高薪挖走的。由于受个人气质、性格、学识、经历、生活及工作环境等千差万别的因素的影响,“红”的方式方法是无法复制的,所以就人“走”茶凉。

“红极一时,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乃至十几年”是以往那些改革典型的基本特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是社会改革发展的总趋势,教育也不例外。杜郎口中学,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浪头最强的改革典型之一。每天都有一二百人来此参观学习。改革十多年,据他们统计,已接待来自香港、台湾等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达40余万人。


一、杜郎口中学何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杜郎口中学闯出了一条全新的教育教学的路子,他们的改革是脱胎换骨的。

(一)教学是全新的环境

走入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教室里没有讲台,学生桌椅按小组聚集在一起,走廊教室、前后左右到处是黑板。为什么如此布局?他们的回答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合作学习,便于学生、师生、组别之间开展相互质疑,相互探究。

变一块黑板为多块黑板,目的是给学生搭建一个用笔来表达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它的作用是通过黑板上的展示,及时反馈、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到黑板上,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拓宽知识面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写字的机会,以提高硬笔书法的水平。

(二)教学是全新的模式

走入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仿佛进入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闹市。同学们围在一起,有坐有站、有说有记、有板演有辩论,教师穿梭于其中,参观者穿梭于其中,个别学生也穿梭于其中,好不热闹——这是他们的“展示课”课堂。

   杜郎口中学自教改以来,逐步形成了“三三六”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展示、反馈是杜朗口的特色课型。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三三六”是以学生为主角的学习模式,他们把课堂的时间分配概括为“10+35”,即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即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

(三)管理是全新的方法

走入杜郎口中学,你会发现它的管理体制是别具一格的。其一是以“课”为主线来实施学校管理:

1)班主任的把关课。每周在本班听课5人次以上,并组织本班教师相互听评课,推出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对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负责量化考评、奖励、聘任本班教师。

2)级部主任的反馈课。每周在本年级听课7节以上,并把情况及时地反馈给班主任、学科主任。级部主任聘任班主任,听的是教师的课,实际评价的是班主任,这样可促进班主任对课堂的管理,强化以班为单位的合作精神的形成。

3)学科主任的科研课。承担全校本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每周组织上3节公开课,即优秀教师示范课、一般教师的研究课和薄弱教师的提高课。主持本学科业务论坛,针对共性问题,想办法攻克;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做好帮扶工作,制订以周为单位的提高计划,选好突破口进行提升。

4)验评组的考核课。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文理两科各有4名成员,每天听评课在5人次以上,并利用上下午课前的反思会,及时反馈教师课堂情况,是评比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其二是以“两会”为扶手来强化管理。即利用每日上下午课前的二三十分钟时间召开全校教师的工作反思会。会议内容主要是及时总结布置工作;教师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教训;每周进行一次教师的工作情况的量化评比通报。


(四)理念是全新的认识

走入杜郎口中学,听他们的改革介绍,你会觉得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教学宗旨: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课堂主题: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培养目标:自强不息的性格、探索创新的精神、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是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自主学习的人、由对知识的背记变为规律的总结、由内向羞涩变为勇敢大方;对于教师来说,是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为生成、由师长变为朋友、由老师变为学生; 对于课堂来说,是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一言堂变为百家鸣、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唯一答案变为多种解答、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精英式变为大众化、死记硬背变成体验感悟、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作、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

二、要向杜朗口中学学习什么

学习它全新的教学环境,人家拆除讲台你也拆,人家到处是黑板你也设置;学习它全新的教学模式,人家“三三六”式你也一样照搬,人家突显“展示”环节,你也天天“展示”——皮毛焉,非本质也。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要学习他们穷则思变、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改天天说,可真正动真的能有几个?杜郎口就动了真的。这首先要求校长要有改革的胆识和魄力,要苦干、实干。杜朗口中学校长上任伊始就烧了三把火:施行好课标准的三个量化指标;上好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谈二警三停,即教师上课第一次不达标校长谈话,第二次不达标警告,第三次不达标则停课,下岗学习。这些措施对促动教育教学改革启动及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杜朗口中学的师生吃住在校,他们展现给参观者“一切内容”的背后的功夫是可想而知的,绝非是一般教师所能做得到的。

(二)要学习他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

杜朗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是什么?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模式背后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所持有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又受到校长的悟性、阅历、能力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和局限性。一般说,民主型的校长对教师个性化理念的形成的影响尚小,一言堂式的校长对教师个性化理念形成的影响就大不可言了。

理念不能说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在实践中提取理念,再用理念去指导实践。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循环反复,才能打通理论与实践通道。杜郎口砸掉的不是讲台,而是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杜郎口多出来的也不是黑板,而是多出了师生的“情感互动”;杜郎口改变的表面是课桌的排列,实际促成了师生、生生的民主与合作;杜郎口的课堂看是“10+35”,实则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量化和强化,假如学习杜郎口仅仅流于形式,而忽视去探求他们的为师之道,不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忽视去学他们的思想和理念,不真正融于教学实践里,这样即便是砸了教室,以天地做黑板,也属徒劳,反之,一块黑板也有风景,不砸讲台也有精彩。


三、改革中的杜朗口中学突显的问题是什么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许多问题是有待于解决,这是改革发展的必然现象,那些完美无缺或一无是处的评价和报道都是不客观的。

(一)关于参观收费的问题

杜郎口中学改革改出了名堂,去参观学习的人就多了起来。“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控制到班级听课的人数”,学校便开始收费了。 201191日之前,每人收费100元,除去各项费用,学校收入59.4元;201191日后,每人收费260元,100元交给学校,利润仍为59.4元,160元如不在镇上吃住,学校利润是148.8元,在镇上吃住的利润是98.8元。

参与利益分配的是杜郎口中学,以济南旅航商贸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接待中心,《中国教师报》报社(主要收取培训费用)。其他参与利润分配有学校对外承包出去的餐厅、镇上的宾馆、学校定点宾馆等。

义务教育是国家投资办教育,用国家的资源来赚钱富裕某些单位和个人是说不过去的。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办得好坏(目前也只能以升学率高低为衡量的标准)是不能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假如可以放开,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办得好的学校可以对外开放收费,学生也可以择校交费,那么就近入学的学区将会被打乱,强弱差距就会拉大,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化等措施和目标将不会存在。教育就会出现混乱局面,就会出现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教育质量的不择手段的假恶丑现象。

(二)关于“展示课”的问题

“展示课”,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闪光点”,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卖点”。展示课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十多年成果的展示。几乎所有参观者参观的都是“展示课”,因为他们对外开放展示的绝大多数是这种课型。展示课上,参观者、访问者、教育者、学习者,者者在动;讨论声、问话声、讲课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热闹的场面、浓厚的学习氛围,单位时间内的大容量、高效率,令人耳目一新。

展示课,教师分配完任务后,学生讲解、点评和反馈。不可否认,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学生才能,是树立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但这种课型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展示课不应作为一种单独的课型与预习、反馈并列,应寓于各种课型之中。只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就会给师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就会哗众取宠,浪费时间和精力,就会课上损失课下补;不要“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应把课堂的有限时间用来扎实地落实传统的“双基”上来,给予师生以更多的储蓄本领的机会。

其次,学习需要动,更需要静。那么多参观学习的人和师生混杂在一起,穿梭于小小的教室中,那么多嘈杂的声音混合在一起,能够不影响学习效率吗?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且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走神的。一名12岁以上的学生只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能集中注意力,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里,本来就会有十几分钟开小差的时间,倘若此时有一群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窃窃私语或谈笑风生,有的还要向学生问上几句……怎能不分散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更不必说是参观者在师生聚精会神教与学之时,突然闯入课堂了……

再次,“展示课”活动的核心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是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的,现在我们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举措,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但实践证明,它还有费时费力、影响尖子生提高等诸多弊端:分到小组讨论的问题搞得很透彻,展示的效果也很好;分给其他小组的问题就搞不清,吃不透;代表小组展示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性格内敛的学生和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就少;准备展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和调控,因为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指导,等等。

还有,“培养能力、展现才能”的角度和渠道是多方面的,课堂上所展示的只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讲解能力。还要开辟第二课堂,举办诸如朗诵、讲故事、演讲、辩论、课本剧、美术、音乐、体育、起床叠被、洗衣做饭比赛或培训,甚至是到工厂去、到田间地头去动手动脑……这样才能真正的全面的“动”起来,在第二课堂中“展示”出来的某些方面的与众不同,还可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三)关于师生身心健康的问题

杜郎口中学的工资待遇在全国同类学校里是高的,这主要是学校有高收入。班主任津贴2000元,教师除了国家发的工资以外,还按每月的考核状况分别予以两三千元不等的奖励工资。教师个人买小汽车,学校予以三万元的补贴,等等。这无疑令许多人羡慕,更令无数教师向往。这也是每个教师都要全力维护学校良好形象的动力。但一提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就有人皱起了眉头。

教师吃住在校,早晨五六点钟起床,晚上十一二点钟睡觉。备课,主要是准备上展示课;组织上课;课业检查、批改;处理班级事务;组织召开参观者问答会;一天两次反思会……要成绩、要形象、要展示,事紧做、弦紧绷。

学生吃住在校,早晨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多睡觉。早操、早读、预习准备展示、展示、反馈落实知识,一天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成绩、要形象、要展示,事紧做、弦紧绷。

对教师的管理严格化,一靠“课”来管,即前边提到的把关课、反馈课、科研课、考核课;二靠“会”来管,即上下午两次工作反思会;三靠“评”来管,即每月评定一次等级,并兑现奖励工资;四靠“问责”来管,教师不按模式去做,要么罚钱,要么走人,班级以及学生个人出现严重问题,对教师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处罚起点为100元,然后还要在“反省会”上检讨……

对学生的管理军事化,作操要静、快、齐;上学、放学,就餐、洗宿要主动排队;不准在教师、走廊、宿舍、食堂等场所跑跳打闹、高声喧哗……为达到这些要求,一靠“严防死守”,人手不足,学校自聘一些教师协助管理和教学,学生所到之处,无所不见看管的眼睛;二靠“层层问责”,班主任、科任、看管人员、家长等都是问责对象;三靠“停课或转学”,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停课反省或勒令转学。

师生天天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高度的监视之下,师生相互监督、领导监督、检查验收的监督,尤其是参观者的监督,几乎是无处不在,甚至是私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人搞调查研究。师生的自由空间、时间以及有限的精力都被压榨的干干净净,人的本性越来越远离本真,远离真实的生活本身;长此以往,就会失掉自我,迷失真我。孩子玩的天性、教师生活的乐趣都被“紧张”所替代。职业幸福感、生活幸福感、身心健康、教师的进修和提高的时间又从何谈起?

  杜朗口中学在改革中突显的问题还远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模式的僵化、理念的空泛等诸多问题需要反思和解决。


四,杜朗口中学的后劲在哪里

杜朗口中学,已经在改革道路上迈出了令全国教育界瞩目的可喜一步,如何向纵深发展,将改革进行到底,后劲究竟在哪里?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莫要讳疾忌医

现在有一种可怕的现象在杜朗口中学泛滥,那就是无论是听课、听报告,还是搞座谈,和师生交谈,都一律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完美无缺、天衣无缝。对人们所提出的正面的、方式方法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而对负面的,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等理论模式及体制等的缺欠问题却总是躲躲闪闪、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这对于改革的纵深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要高瞻远瞩,树雄心、立壮志,从现实的胜利喜悦,现实的利益中跳出来,为未来长盛不衰的发展而不断悦纳不同声音,抛弃自我、超越自我——这仍然需要勇气和魄力。

一是常请专家学者,尤其是教学一线的专家来校会诊,看有哪些问题需要医治,并及时对症下药;二是定期进行自查自纠;三是要不断学习,学习当今中外实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以不断提高改革的整体水平;四是制定意见反馈制度,收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及时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二)要明确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前进的方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全球教育界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模式有: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自主式、范例式、合作式、发现式等。我国课改前,以苏联凯洛夫的课堂教学五环节影响最深、最广;课改后,成百花齐放之态势。

历数二十几年来我国的教学模式,比较知名的有成功教育、主体教学、创新教学、合作学习、导学式、双主式,尝试教学式、自学辅导法、八字教学式、六步教学法、循环大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等。比较这些“模式”的共性可发现,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在“学、导、练”三字上所做的文章。课堂上,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的作用,都用学案来“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注意控制作业量,或者是实施“零作业”策略。

比较古今中外的“模式”可发现,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由手段陈旧向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等等。

1.改革的核心是人们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变的问题

1)思想决定模式。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我们目前的教学命运,就要先改变我们目前的教学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先要从改变思想做起。

最能体现思想的行为就是“模式”。无论是什么行为模式,只要符合先进的教学思想的要求,就是好模式;无论是什么行为模式,它的背后都有一套如何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的“思想模式”作支撑。

2)没有思想,只学模式,是僵化的机械性活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学习洋思、东庐、杜朗口?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卓有成效的模式。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学到了模式之后,回到自己的学校却不能复制?因为只学会了模式,而没有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不会应付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为什么中国以往有那么多红极一时的“模式”而没有流芳百世?因为只有设计者或直接操作者才具有或懂得自己这个模式的的操作思想和奥妙。别人不具备那种素质和思想,自然也就不懂得操作模式之奥妙,更不懂得灵活运用和创新这种模式。

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的改革,仅仅靠几个模式是不能成大气候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素质。这一点只有尝试了“模式”的人,才有更深刻的体会。


3)模式可以规范思想,强化人们思想的转变。为什么明知“模式化”有许多弊端,还有那么多人,尤其是管理者去研究、探索、尝试它,甚至还出现了“模式热”?因为一种教学思想在没有具体为教学模式的时候,是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一种教改实验的成果在没有形成模式的时候也是难以推广的。

对于普通教师而言,教学思想的创新只有通过“模式”才能展现给大家,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模式”才能使大家认同他的观念;对于管理者而言,转变自己容易,可是转变别人的思想就需要一个非常漫长、艰辛的过程。一个人,两个人,几个人的思想好转变,一百个、一千个,成千上万个教师的思想转变就是个难题。那怎么办?有思想、懂实践的领导者就设计了一个个“模式”来引导、规范、强化人们思想的转变。有了“模式”,再加上强有力的行政指令,你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

行政化的改革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换了一把手,就等于没了思想,没了灵魂,没了设计师的指导,改革就会由强变弱、由浓变淡、由快变慢、直至走向远方,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变成曾经的记忆。

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的“模式”教学,都为改革吹响了进军号,唤醒了沉睡的教育大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向课改高地进军的热潮。尽管还有这样或那样地问题出现,也应该属于改革探索中的不可避免。

4)模式要与整体、个体的实际教学状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对于整体而言,例如一所学校,假如是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较低,这种情况下以“模式”来注入活力,来唤醒大家的学习、探索的热情是比较适宜的。假如是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要鼓励素质高的教师自拓新法,形成风格来带动其他教师。更要采取得力措施来敦促、保证素质较低的或年轻的教师从一招一式的“模式”学起。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创造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但在管理学校时却强调:“我不要求你们都用我的方法来教学,但当你们没有自己的方法时,希望你们还是用我的试一试。”再看看他所领导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大家都在自觉地模仿他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去摸索、创造和发挥。

2.改革前进的方向是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因材施法”

无固定模式的模式是最高一级的模式。教学中,不可能存在万能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情境,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真缔就在于对旧教学模式的改造和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到现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孔子的“启发式”到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纵观这个古今中外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历程,不论其是否科学、有效,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前仆后继的探索精神。

模式不能万能,但思想确是万能的。带着思想去上课,比带着模式去上课更有底气和张力。带着包含有先进的教学思想、现代的教学理念,渊博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等要件的“思想”去上课,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融合教育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持之以恒地去实践。“实践+反思”是理念和行为相连接的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目前要保持杜朗口中学的改革势头长盛不衰,关键的问题是要放开教师的手脚,给予他们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去刻苦学习和钻研,鼓励重奖论文论著,使他们能够个个有思想、有个性、人人能有自己的方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无定法”的前提是“有法”,当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法”的精神实质之后,才有可能抛开一个个“个体的法”,融会贯通于“多法”,进而形成一种并非是具体方法的万能的“思想方法”,这时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胜有法的“因材施法”。

本文挂在网上并收录在我的新书——《教育的是是非非》中,反响很大。《北京青年报》 2013年4月11日以“名师点评杜郎口改革”的方式刊登了此文,然后《新课程研究》2013年第5期又刊登了此文,并给每段加了点评:

段落点评:第一部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是社会改革发展的总趋势,教育也不例外。

第二部分:义务教育是国家投资办教育,用国家的资源来赚钱富裕某些单位和个人是说不过去的。

展示课不应作为一种单独的课型与预习、反馈并列,应寓于各种课型之中。

第三部分:中国教育的改革,仅仅靠几个模式是不能成大气候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素质。这一点只有尝试了“模式”的人,才有更深刻的体会。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情境,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真缔就在于对旧教学模式的改造和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4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更新:2023-03-02 06:59:1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