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弘扬国粹,从我做起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4925

21世纪,是治理思想重新焕发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和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明圣火,世代相传,身为一个作家、教育者,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文化、弘扬国粹。

灵宝文化促进会的诞生,如同雪中送炭。在这即将一年的时间聆听了张焕良、张安民、王太营、姜志亮等文化前辈对根祖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的讲解、阐述,深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缺憾。回想外出讲座当着几千人的面自豪宣讲:我来自道家之源、苹果之乡、黄金之城——灵宝,这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称,每天陶醉在这个地域不大却在全国享有盛名的城市,是老天馈赠的珍宝。热爱、尊重、崇敬生于斯长于斯的厚土……这些话熟于心中,也总能得到热烈的掌声。然而今天,心情却格外沉重,“先修身而后求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等修身立世的警句似一把利剑刺得我无地自容。

磨难使人进步,苦难使人坚强,学习使人清醒,修身使人明白。道德根文化的复兴,占领了教育的文化高地,作为文学社社长、文化促进会会员、道德根文化研习所的成员没有理由逃避这场精神文明“卷土重来”。

于生命中轮回中开始抒写优雅的成长方式——太极与《道德经》。

读书、学习、练拳、诵经成了生活中最靓丽的风景。

2016年4月28日参加了郑州道德课堂研究会成立大会。参会成员均是郑州市所有局长、校长。亲耳聆听了“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中国教育领袖人物”熊春锦先生的报告《文化与教育的哲学思考》。先生博古通今,世界文化、哲学案例信手拈来。从人类文明的分类、农耕文明诞生天人合一的哲学、文明诞生文化、文化诞生哲学、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化、三类哲学文化思想的生理解析等层面的解析、讲读让我明白了哲学是教育的孵化器,《道德经》与西方文明的不同、性识哲学、慧识哲学、智识哲学、意识哲学在教育历史的变迁。还有太多的“似懂非懂、不懂”。荣幸的是和熊先生同桌共餐,他得知我是灵宝人,饶有兴趣地和我探讨老子、交流《道德经》、切磋太极。这些国粹,充其量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只有应和。

于是,买书、读书、借书成了生活中最喜悦的事情。妹妹乔迁新居,家中几箱书因受潮发黄、发霉,准备当破烂处理,我于心不忍。一本本翻看,发现有用的书挑出并包上一层牛皮纸放在卧室床头柜、窗台上。闲暇时埋头啃书。《史记》、《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山海经》、《76座文学高峰》、《说文解字》、《东方治理学》等书籍粗略翻阅一遍。好友黑女藏书甚多,常借给我读。例如:《顾随说禅》、《大良知学》、《幸福与不幸》这些书固然没有小说那么诱人,但一天读一点儿,感觉文化味与日俱增。尤其对“内文明”的理解更加透彻。在不违背自然法则秩序的前提下,正确良善地提升生命价值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种“内圣外王”。

从读书中明白了宋代大文豪苏轼“梅雨天晒肚皮”其实掌握的就是修身文化界内部流传的一种图像思维方法——腹读记忆法。这一方法也是韩非子所言的“慧者不以藏书箧”。而这个方法也就是图像记忆方法的腹部第二大脑的高级应用,满腹经纶的腹读记忆其实并不神秘。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为学生做了什么?这个问题时常在头脑徘徊。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滴水,而自己的这桶水充其量只占个桶底。恐惧和郁闷把自己变得孤寂寡言,渴望从学习中安顿灵魂。

想不到一直跟着我学写作的陈一豪成了知己。他脑门亮堂、开阔,喜欢古典文学。一次教学近体诗,其他孩子如坠云里,他却爱不释手。那刻起孩子自学诗词、读《说文解字》,并在很短时间内学会撰写楹联、绝句、律诗、填词。他很安静,小小年纪能背不少经典作品。我们深入交流才发现孩子会用图像思维法记忆。他在《爱上阅读》这篇作文里具体描述了自己读书的过程、方法,让我大吃一惊。把他此文做成了“视频作文”放在优酷网上,让更多的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了方法。

躁动,是孩子们学习上最大的阻力,如何能以静制动,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经典。这一点是我的体验所得。我坚持让小作家班的孩子提前半小时到学校,然后在操场上跟着我练太极,练完太极回教室诵读经典。坚持一年,孩子们受益无限。不少孩子能完整地打一套太极精要十八式,还能背诵不少经典。陈一豪在全市举行的作文大赛中荣获殊誉。去年暑假孩子告诉我这个假期的目标就是啃完《史记》。一个孩子有如此的读书毅力,与之修养、勤奋、习惯相关联。我常告诉孩子们人之初原本善恶同体,教育就是抑恶扬善。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学,师傅只是一个领路人,今天的读书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文化,拒绝国粹。

从今年春季开学坚持让孩子每周学习一章道德经,截止目前已经学到了36章。为了让孩子在背诵过程中能运用 “图像记忆法”,我变着法子把每一章抄写到不同的地方,句与句之间用彩色粉笔书写,以区分开来。一个二年级孩子能背诵如流,我问他为什么背得这么快?他笑着告诉我:因为我记住了月亮妈妈写字时候的样子,最前边写的是什么,最后边写的是什么,一下子就背过了,而且还和妈妈一起背呢。由此我更加坚信孩子年龄越小记忆力越强。

背诵《道德经》成了文学社一门必备之课。在老师的引领、孩子的督促下,我们不少家长也开始和孩子一起诵经。尤其是郜柯嘉的爸爸妈妈能从头背到尾,为家长起到了典范作用,从而也激发了更多家长的学习热情。高年级孩子开始讲《道德经》。每周一人,以此类推。孩子们接到任务后,到书籍、网上寻找各种版本的注释、讲解。尽管不够熟练,但给孩子了自学的机会。遇到疑难问题孩子们还会在网上相互请教、交流。 

2016年3月8日,几位热爱学习的同学自发成立了一个名曰“兰香阁”的读书会。重点学习道德经和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刮风下雨大家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聚在一起诵读、交流。因《道德经》版本多,大家从不同角度结合自身生活、工作实际对每一章的理解。一致认为:西方文化重视直觉和灵感的迸发,它们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在中国古代2500年以前古人就揭示了不仅仅是灵感和直觉,更需要大量地、整体的开发。如老子所言“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本质上面去,认识到它诞生的发源地当中去。在诞生和原发地的母体上去追逐它们的全息功能。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这是“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刚开始学习仅从字面上理顺、记忆,学习了十几章后稍微有点儿经验,寻找规律、拓展思路、分层理解。并结合身边实例、工作谈体会,大家越学越觉得有味道,对这位圣贤更是崇拜、敬仰。学习后巧妙运用到工作生活中,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自身修养由内到外得以提升。于学习中留下了一份甜蜜的回忆。暂且叫她“兰香阁小记”,分享一下:丙申年公历三月八日,梅兰竹菊创建“兰香阁”,举杯庆贺。完阁约、定阁规、议阁事。姐妹共识:轻松读书,幸福生活,携手共长。两月余后,竹荐莲荷,此六女子忙中偷闲、披星戴月。品读经卷,欣阅史籍,舞歌雅和,宁心坐禅。冬雪至上,白丽来也。每每相聚,阁主殷勤。备茶献果,盛情无限。两时嫌短,三时难散。欢歌笑语,引经据典。分享喜悦,共商难关。月上桂梢,幸福难眠。此等情趣,谁人不羡! 一份耕耘,几分甘甜。容颜变俏,气场加添。性情圆润,家和业兴。岁末之余,缭绕阁间。其情绵绵,其爱缠缠。伏案疾书,歌我七仙。美哉,送雪迎春;善哉,天长地久!

有了一起学习、研讨的基础,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道游刃有余、津津乐道。一些家长由刚开始的强迫接受到如今的自愿陪同孩子共读共学。我们育贤文学社人手一册《道德经》。当每天诵读经典、行拱手礼、与圣人对话、共谋事时,孩子渐渐有了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恭敬心。从孩子们的文字中感受到了正在发生的变化。此刻,一种职业幸福感像汹涌的潮水被涤荡、冲刷。所谓“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正是这个理儿。“育贤文学教我作文,文学育贤教我做人”是我们永恒的目标。让孩子德、慧、智、体、美的品格修养在言行中稳步提升。不少孩子由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而变得安静、祥和。我真正感受到了“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神圣、伟大。

2016年元月4日函谷关中华道德根文化教育研讨会邀请参与,聆听来自鹿邑、老君山、灵宝函谷关中心小学等几所学校在国学文化的教育教学经验后,对育贤方向更加明确。我现场交流:当文学相遇《道德经》,我的文字有了灵性和禅意;当圣贤相遇育贤,我的孩子有了智慧和道规。用心学道:专气致柔,致虚极,守静笃。慧心悟道:去甚,去奢,去泰。细心用道: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正所谓“三地同歌,道经教化千秋;函谷壮志,德光照耀群生。一部道德经,溯源追本拓展文明路;千年教育策,道法自然点燃稚童心。”
        教育强则国强。今日,时代巨变,万象交叠,传统教育不能固步。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向善。吾辈携同仁踏教育之途,求强中华之道,索富万民之方。之始已知任之重,道之远,此生短,一花签世界,片叶藏乾坤。巨焰始于星火,万里起自跬步。虽肩弱力薄,但意坚心决,更有众同仁协力支持,志向所在,矢志不渝,无悔无憾,培育贤才。深刻牢记习总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更加认识到德是人类必备的做人品格,又是滋养生命活力与健康的能量。这个能量需要我们主动打开自己的身心去认知,而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言语能说清道明的。“修之身,其德乃真”。

故,弘扬国粹,不仅是一个教育者应该担当的责任,更应自觉行动。让中华文化五彩斑斓的魅力在“绿色殿堂”落地生花。
 

更新:2017-06-07 08:36: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