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读书摘录(一)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2781

读书摘录。

21世纪中小学生要掌握的22项技能:写作技能,全面阅读和理解技能,运用数学的技能,具备、应用科学基础知识的技能,应用计算机及其他技术的技能,获取和有效利用、处理信息的技能,研究和理解、应用数据的技能,理解世办历史和世界事务,懂得世界地理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口头和书面交际技能,批判性思维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懂得自律、学会适应、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听说及成为小组一部份的能力,学会努力及从小懂得贡献,对生活充满激情,并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理解多文化、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国际展望能力,懂得调解和谈判,诚实、正直、一诺千金的品质,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人,对自己的行为高度负责的能力。

没有阅读的人生是可怕的。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他们读起来了,就意味着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想减轻学习负担,就应当让阅读的东西比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多四至五倍,如果真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就应该让学生走到学校的图书馆的书架跟前,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学习时代的挚友。”

 

 

1998年月日1112日《生活时报》刊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近二十年来全国儿童是怎样花费时间的报告》,其中有这样的研究结果:“每周一小时的阅读,体现在试卷上会增加0.5分的成绩,而看一小时电视,会减少0.1分。”

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若每本15万字,一年要读800余万字,平均每天读者书15000字,每分钟读300字,每天要读近一个半小时的书),所以在近一百年中,犹太人产生了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家,诺贝尔奖颁发100多年来,有900余名获奖者,其中60%以上犹太人。

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就是让他们拥有着阅读的耐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呈正态分布,高智商不过占3%左右,而弱智也是3%,绝大数人的智商在90~110之间。

一所学校,没有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说明这所学校的学生读书量肯定不够,说明这样的学校肯定不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把中小学时期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还剩下的部分就是素质。

 

 

在以书的理念指导写作上,我们应该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每一位学生的大脑都不是一张白纸,每一位学生的双眼都是有神的,每一位学生的双手都能做事,每一位学生的双脚都在行走,只要我们方法正确,只要我们用心引导,每位学生都能够被我们唤醒,他们的灵感都能够激发出来。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朱熹认为:读书要细心体会,切不可粗心大意。未见道理时,就像被几重东西包裹在里面,没办法看到,须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他读书的方法是: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又把有体会的地方用青笔画出,以后又用红笔画出。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不能太静,一定要多动,多动才会有更多的创造。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需要成长;为了学生更快乐的学习,教师需要成长;为了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教师需要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靠的是自己去走,主动地走。

教师专业成长=精神+思考+实践

语言大师季羡林说:“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教师专业成长=智慧+勤奋+恩师就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二方程式。

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方程式。

因为爱写,所以阅读;因为爱写,所以去做;因为爱写,所以思考。写作,是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

课堂是教育的实验室,师生既是实验者,也是被实验者。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真的离不开对学生的感谢之情。孩子的优秀值得感谢,孩子的顽皮也同样值得感谢,因为他们的顽皮让我们更加懂得教育的智慧。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一位班主任如果班里面有几个调皮的孩子,那是这位老师一生教学生涯中最伟大的财富。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绝不能把学生教成做题的机器。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粉笔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每个孩子都可以走向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只粉笔,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到黑板上。

 

 

苏州大学陶博士说: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克服掉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需要21天。改掉坏习惯最怕中间“断线”。

做事是需要我们用头脑去做的,应付性地去做是可怕的。

在西方的企业管理中,有一个“三分钟管理理论”,即每天用一分钟表扬职工的昨天,用一分钟批评昨天,用一分钟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任何一种方法运用在人的发展之中,都需要坚持。任何一所学校要想走向一流,缺少“坚持”二字,那是永远也不要想的。

欣赏每一位孩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要。被人欣赏、欣赏别人都是快乐的。

教育是一首诗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青春 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 有一个年轻的梦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激情 在春风化雨的课堂里 有一副永恒的笑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创造 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 有一面个性的旗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智慧 在写满问题的试卷里 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人的本性决定着需要激励。

学校其实就是全体师生共同种下的菜园。经营自己的田地,勤劳地耕作,才会珍惜自己的人生。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其实就是我们种下的一粒种子,它的发芽、生长、结果,再种下、再生长、再结果,肯定离不开每个人的关心与关爱。享受教育,就要自己种下教育。

后现代理论,核心的理念就是反思。

人世间最美的就是坚持,人世间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

要想孩子伟大,父母必须先伟大。

更新:2008-05-05 09:30:0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