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敢越“雷池”的人

作者:张爱丽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小学 点击:7138

——读《非常语文课堂》有感

近日朋友赠我一本《非常语文课堂》,因为想着自己是语老师,便翻看起来。

这本书是山东无为的首届教学名师王开东的课堂实录,加上一些专家的评课以及老师自己的教学反思等。初翻了几页,便被老师真实灵动的课堂教学吸引,进而是连连鼓掌喝彩。课堂中的老师的确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老师,他的课堂的确是非常语文课堂,而他自己也让我感觉到是一个敢越雷池的人。

老师感越雷池,乃是因为他敢于从人们有争议的地方切入。在他的一节课过后,很多听课的老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一位专家却严厉地批评他是丢掉了语文最重要的东西——语文味。由此,我不禁也想到了我自己,在刚刚过去的新课程赛讲的过程中,我的教案三番五次地改,惟恐不能体现语文味。最后竟然在个别细节的处理上完全改变了我的初衷。虽然修改后的我很满意,但现在从王老师的课堂来看,他没有因为别人的观点而随意地改变自己,也没有因为别人的意见而固执己见。我在想,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我太缺乏追求一种“个性”的教学风格了,往往是见风驶舵、随波逐流,这样的教师又怎能独树一帜呢?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就是一种“创新”的意识,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害怕有什么“闪失”,这样其实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机会。由此可见,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要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广泛吸纳别人优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和巩固自身的优点,发扬长处进行有目的的专业发展,这样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老师敢越雷池,还因为是他的课堂语言,那的确是一种激情荡漾的生命旅程。为了启发学生发言,他提到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希望学生要保护自己的发言权;为了引到史铁生,他从奥运会上的世界飞人刘易斯说起。这些看似与文章内容无关的语言、画面或者是视频,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一个个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奇思妙想充斥着大脑,妙语连珠寄寓着哲理之思,让我在佩服这样的师生的同时,也不由地想到了我。假如是我,我敢吗?我的课堂是不是太拘谨了,总以课堂上的语言要“惜字如金”来严格要求自己,结果使得课堂出现了刀砍斧劈般的“硬伤”,我总在责怪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而实际上是老师的缘故啊!

老师感越雷池,还指他的课堂形式。许多听课的教师都说他的课是“花哨”,但有很佩服他的形式的美也是一种享受。是啊,当今很多教师都呼吁课堂要“反璞归真”,这无可厚非。的确我们课堂要将学科的原汁原味给学生,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学科训练,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等。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科学是很严肃的,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所以需要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趣味中愉快地学到知识。因此上说,我们教学是要以一定的形式才呈现的,不要过分地追求花里胡哨的课堂形式,采用恰当的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本领,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向来在课堂教学上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敢于实践别人未曾实践的,这应当是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的专业品质,学习王开东老师!

(灵宝市第一小学   张爱丽)

地址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小学

邮编    472500

邮箱     zhangaili29@126.com

电话    0398  8861363

手机     13639869937

 

更新:2008-04-01 13:26:4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