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趣的口语交流课(实话实说)
孩子们一下课就像一窝蜂似地向楼下奔去,我怎么也阻挡不住。紧追他们身后观其变化。原来,这些小家伙想玩砸沙包。我随机应变,即刻改变了今天的教学计划,决定来个顺水推舟。
砸沙包需要分成男、女各一班。孩子们还非要把我们两个老师拉进去参加战斗。
我穿着高跟鞋加入了娘子军的阵营。我猜想一局很快就会结束,谁知竟然拉开了持久战。女孩子们一个个像个小天仙,飞来飞去。急得男孩子直跺脚,沙包总是从她们的绣花腿下溜走。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还没有一个女兵败下阵来。我真有点招架不住了,此时已经是气喘吁吁了,怎么办?我想提前下岗。于是,就站在一边,孩子们好像看出了我是个缩头乌龟。一个小女孩立刻说:“谁也不能当逃兵。” 我一听,这命令竟然如此威严,吓得我只好乖乖地继续战斗。
小男子汉们眼看就全场输定,就在这关键时刻。冯老师来了几个绝招。在最后的几分钟内终于战胜了娘子军。小天仙终于败下阵来。
“上课喽……”我一声令下,孩子们提着外衣向楼上跑去。我想今天的口语交流一定会更加精彩!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个”字的树枝图,然后在“个”上写下“砸沙包”几个字。孩子们笑了,不加思考,个个跃跃欲试。我指明了一个口语表达最差的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
“孩子,你说,砸沙包应该分几步去?”
“砸前的准备--怎样砸--砸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部分应该详细说?”
“怎样砸?”
“那现在我们就专门说怎样砸,好吗?”
树枝图绘制完整了,一条清晰的作文构思脉络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有了目标和方向,下面就是精彩的口语训练了。一个二年级学生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起大战的经过,由于她说得有些平淡,大家举起小手抗议。其中一个小男孩说:“老师,她说得还可以,就是土语太多,你不是经常告诉我们,要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吗?”
“还有呢,她没有想象力,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都没有……”呵呵,看来孩子们的鉴赏力还是很厉害的,我随即表扬了这几个孩子,然后我又做了一番引导。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终于把精彩的场面表达得惟妙惟肖!
请你欣赏:
砸沙包(口头作文)
小作者:河滨小学三年级 彭檑欣
今天一下课,我们几个一商量就匆匆地跑到楼下的广场准备玩砸沙包。
谁知老师也跟着我们下来了,我们邀请老师也加入我们的行列参加战斗。老师高兴地答应了。
我们们几个男生一组,他们几个女生一组,女生站在中间,男生先砸。冯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砸沙包。你瞧,女孩子一个个迅速躲过了脚下的“子弹”,那敏捷的样子像一个个小飞燕。急得我们直跺脚。我拿起沙包对赵书杰说:“接包。”赵书杰不甘示弱,连接三包,女生终于乖乖就擒。
挨女生砸了,老师也站在他们的行列。我想:老师一定很厉害,我得紧紧盯着老师。谁知,老师却不砸我,拿着沙包声东击西,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每一包我都得紧紧盯着,生怕砸中了我。几个回合下来,我还接了两个包,我开始沾沾自喜,心想:看我多棒!谁知就在我得意时,一个沙包“咚”地一下砸到了我的脑门上。还好这沙包是老师用纸团做的,带着弹性,从脑门弹了出去。好险哪!
大家沉浸在快乐之中。我想:这样的作文课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