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快乐的山西之行(图文)

作者:李金霞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3421

200789号,这是一个特殊而有凉爽的日子,灵宝市育贤文学社的老师、小记者、家长携手又一次地组织了快乐而有趣的作文采风活动
早晨630分,我们乘坐豪华大巴从灵宝出发去山西省游览、观光、采风、写作。
小记者们尽情地感悟了普救寺的和平与孝道、亲身地体验了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奇地探秘了黄河唐铁牛的秘史、欢快地饱览了风陵渡黄河大桥三晋名胜的壁画     
 
 
一、70分横跨三省
 
坐在车上,看着一个个激动、兴奋的笑脸,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欢悦,轻轻地拿着喇叭对孩子们开始了播音:
“孩子们,大家早上好!我们的快乐之旅开始了,现在我们的客车从灵宝出发,开往陕西省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请大家坐好,极力运用我们心灵的窗户认真观察沿途景物,捕捉到新鲜人、事、物,立刻告诉老师。让我们一起欣赏。” 孩子们真似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老师,有一位农民伯伯赶着四头黄牛。”“老师,远处山上的雾朦朦胧胧。”“老师,那有一辆很高的吊车。”“老师,……”一个个好奇的问题我得慢慢回答,给这个讲完又去应接那个。看着孩子们心灵的呼唤,我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因为就在一个小时前,所有人都劝我:李老师,危险。带着孩子责任重大,还是取消了吧。我踌躇不定,车已经来接,孩子们欢快的样子,家长们期盼的目光,我几天的筹备就这样撒手吗?我不敢想,只觉得责任重于泰山。可让孩子在安全中完成旅行又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我一定要在安全中让孩子完成美好的记忆。想到这里,我长出一口气。一遍又一遍交待司机,车开稳点。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孩子安全的重要性。
 “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陕西省华阴县秦镇,请仔细看,前边那座宏伟壮观的大桥就是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透过车窗细细品味。”司机缓缓地开着车,我们极目远眺,和大桥遥遥相对的是黄河铁路大桥,看上去好险啊,真像一座浮桥高悬在河面之上!远望母亲河,她抬起饱经风霜的脸,好像说:“可爱的孩子们,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仿佛听到她正在向我们诉说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故事。
 “孩子们,往左看,是山西风景名胜的壁画, 我们暂时不在此停留,回来时细细回顾。首先老师要告诉大家,我们行驶前方已经进入山西省。“哦?”孩子们吃惊了,有的说:“哇,我们已经脚踏三省了。” 抬起头一行大字跃入眼帘“绿色芮城欢迎您”!看到这里,一种向往在我心头陡然而起,我想:下面的故事将会更加精彩!
            
                                    
          二、美丽动听的《西厢记》
 
     车行驶到永济市的普救寺大门口,我们的小记者惊呆了,原来这座寺院竟然修建在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敝,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们的小记者踏着陡峭的108个台阶,缓缓地向上爬去。导游小姐从西轴线、中轴线、东轴线娓娓动听地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听着故事,感受着神圣而伟大的爱情。正是这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普救寺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文章引用自: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我和小记者也经不住这奇特的诱惑,拿起石块也在感受着回音壁前的回声。我们快乐天真的样子,让所有游客驻足不前。
     小记者们真正感悟到导游小姐的口语如此流畅、动人。一个个禁不住地问:“导游阿姨,您的故事怎么讲得这么精彩?”“你是不是天天都讲?”“你的普通话那么好!”……和导游熟悉后,导游无不夸赞地说:“老师,你们灵宝的孩子真聪明!”我们的小记者更加肆无忌惮,什么问题都敢问。此时,我才真正觉得:带孩子们出来收获太大了。早上还云雾缭绕的心一下子放晴了。(因为担心安全啊!早上灵宝下雨,可到山西却没有一点雨。好像老天爷在为我助威、壮胆。真应验了那句“在家多行好,天气不打搅”啊!)
                
   
三、与小记者共享鹳雀楼之壮观
 
    小记者们一进鹳雀楼的大门,连蹦带跳地奔跑起来。我和导游怎么也追不上。就在这时,冯老师口哨一响,脚步嘎然而止。导游小姐引领我们拍双手,因为手一拍就会听到鹳雀鸟的叫声,所以“鹳雀楼”的得名也由此而来。
     走过辽阔的广场,我们拾级而上,近看壮观的楼体,气势宏伟,“文萃李唐”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走进一楼大厅,蒲州城的繁荣昌盛展现眼前。导游一边讲解,我们一边欣赏,简直是太美了,尤其让人赞叹不绝的是巨幅“中都蒲州百盛图”的绘画技艺简直就是绝技!同时我们也领略到盛唐时期的文化、经济等。
二楼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大禹治水、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柳宗元、关公、司马光、马远、舜帝、杨贵妃、吕洞宾等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美名和杰出的功绩!
三楼的工业历史源远流长。制盐、冶铁、养蚕、酿酒等流程让小记者们看得目瞪口呆。一个个发出的惊叹声,让我明白了孩子终于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像有人所说:“孩子与历史相差太远,很难感受到。”但当孩子真正站在历史的足迹前,仿佛回到了几千年的古代。因为这里的造型艺术相当高超。小记者们一边欣赏一边提出不解的问题,导游小姐一一作了回答。
 一踏进四楼。一口大缸给小记者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听导游说,这口缸叫“避灾缸”,小记者们纷纷投去硬币,惹得我们几位老师也前来凑热闹。旁边的旅游纪念品多不胜数。有许多小记者纷纷给亲人购买纪念品。那些售货员看到孩子们的爱心也把价位调到了最低。看着孩子们懂得了亲情的回报,我更加高兴。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一分都没花,瞧。我买了这么多的礼物送给我的家人,他们一定会高兴的。”
  五楼的鹳雀楼模型是用玉石做成的,这个模型价值13万。而在普救寺里的那个模型价值20多万呢!浏览了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图片。小记者李雪霖动情地说:“老师,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之一呢,今天我真有幸亲眼目睹了她的芳容,回家一定把她的雄姿英发写出来。”我听后特别高兴,激动地说:“孩子,咱们比赛,看谁写得美!”“好!”孩子一口答应了。
     六楼的长廊果真让人体验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我们站在诗人王之涣的铜像前一起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声音在鹳雀楼的上空和周围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登高远望,那磅礴宏伟的母亲河缓缓地流淌着。啊!今天我们终于站在鹳雀楼上体验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时留下得千古绝唱,这首流传于海内外的诗歌,不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真实写照吗?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想: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乘坐电梯从楼而下,那种快感依然让我们回味无穷!
 
 
   
                                        四、在蒲津渡遗址探寻铁牛的秘密
 
  牛,几千年来就进入华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之中。对华夏民族的壮大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牛历来为我国人民所讴歌、所敬重。鲁迅先生说自己“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把牛视为其力无穷,刻苦耐劳,身负大任,默默奉献的化身,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伟大气魄和顽强精神,这就是“中华魂”。带着种种疑惑,我们走进了蒲津渡的铁牛遗址博物馆。
  “哎呀!老师,快把你们的孩子管一管。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只听导游大声叫到。啊?两个男孩儿已经骑在了牛背上。急得我面对这四头体阔腰圆、威武雄壮、造型精美、完好无损的稀世国宝羞愧难当,因为事先没有给孩子交待,孩子一听赶紧下来,我一看他俩的脸早已羞红了。也许这几尊铁牛太诱人了
  我们听导游讲解到:“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选用气吞山河的铁牛作河桥的地锚呢?其一:这八尊铁牛(现已出土四尊)“矫角、昂首、体蹲而力屃(xi,足以任重,能够极其充分、极其完善地表达“中华魂”;其二:以牛卧河边,象征着高山峻岭拦巨澜,起到掩挡洪水漫流、造福于人类的作用。所以,千余年来,秦晋大地流传着一首民谣:“站在城楼用目观,八个铁牛镇河湾。河神水怪吓破胆,秦晋百姓保平安……”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和铁牛合影后来到了铁牛遗址展览馆,又一次聆听导游的讲解,进一步体会到蒲津渡铁牛与铁人的铸造,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卓越贡献,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珍品有机结合的典型。
  走出铁牛馆,我们又一次回头再看看逼真活帅的铁牛,一种难舍留在心头。
 
                                                   
                              五、 驻足停留三晋览胜
 
车启动了,小记者们恋恋地望了一遍又一遍。“再见了,山西!再见了,鹳雀楼! ”我也在心里默念着。车行驶着,我们闭眼沉思着。遥想历史的浮桥,远望现代的大桥,我们在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的桥头驻足停留,走进了三晋览胜的壁画。“沃土灿烂文化”“宝藏丰富的资源”展现在眼前:大槐树、洪桐广胜寺、飞虹塔、云冈石窟、五台山、司马温公祠、晋祠、关帝庙、普救寺、黄河铁牛、大禹渡、永乐宫等等名胜古迹的壁画我们又细细欣赏了一遍。
快乐的采风即将结束了,小记者们为自己积累了很多的习作素材而高兴,不由自主地拟出《回音壁前我击石》、《我和诗人吟名诗》、《未来的导游就是我》、《我找铁牛头》等有生气,有灵气的作文题目。就连随行的家长在车上拿起小喇叭也激动地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真好,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下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还去。因为你们不仅让孩子感悟到大自然的美,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多种能力。太好了!”
 
    好爽的一天啊! 
 
 
 
 
更新:2008-03-20 20:50:2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