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节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300年前的今天,有一位发白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在汨罗江边徘徊。突然,这个糟老头仰头灌完了葫芦里最后一滴酒,双手高举,仰天长叹:苍天啊,你为何不睁开眼睛看看这个无常的世界;怀王啊,你为何如此昏庸、无情最终客死他乡?言罢,抹抹眼角的浊泪,幽怨的回望了一眼楚国的方向,纵身跳入了滚滚江水中。从此,留下了诸多谜团让后人猜测。他,就是屈原——一个注定与是非纠葛不清的悲情人物,一个令世人在每年的今天铭记起的爱国诗人,一个把流言蜚语延续到了两千年后供人娱乐的时代明星。
就在今天粽子节的夜晚,也在我们的文学社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开始上课了。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说出了端午节的来历、各地过端午节的习惯和风俗。王国豪说,他家乡在这一天,许多人围着篝火跳舞。黄文婷说,他们家乡的人把鸡蛋摆成“人”字,然后再放上粽子,上边盖上木板,双手在木板上使劲压,如果把鸡蛋全部压破了,说明今年的运气特好。刘雨桐说,她家乡的人在这天早早起来给鼻孔、耳孔、涂上雄黄酒,家家门上插上艾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端午节的故事。他们不仅说了家乡的风俗习惯,还说出了屈原为何而跳江。我又进一步引导:屈原是两千二百年前的楚国三闾大夫、诗人,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前秦国攻破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一消息,非常悲痛,五月五日他怀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从四面八方划着船赶来抢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免得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孩子们终于明白了。
接着我们开始吃粽子了。今天的粽子各式各样。有江米、糯米、有桐叶包的、有荷叶包的、有棕叶包的。在吃之前,我悄悄地告诉孩子们:先闻闻粽子的味儿,再一层层打开,仔细观察粽子的形状,然后再细细品尝。孩子们在我引导下快乐地吃着粽子。一个孩子兴奋地说:“老师,我怎么觉得在家里吃的粽子没有在这里的香啊!”我微笑着说:“孩子,我们在这里争着、抢着吃,而在家里没人跟你争,这才叫好吃呢!”
孩子们吃着粽子,我开始引导孩子们观察每个人都是怎样吃的?他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自己又是怎样吃的?吃着粽子我们会想到什么?不知那个孩子趁我没注意,把一个黍子粽子飞快地落到我碗里,还没等我张口品尝,一个江米拌白砂糖的粽子又来了,我招架不住了,急忙说:“大家的爱心我收到了。再吃我就成了大肥猫了。”孩子们一听我的话,笑得合不拢眼。。我用筷子搅一搅,兴奋地说:“孩子们,太好吃了,老师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粽子。”我边吃边把碗里的大枣送给孩子们。孩子们吃得可真欢!那个小小的邓佳颖竟然吃了最大的两个。
这时候,哭声隐隐约约,哪里来的?抬头一看。杨艺璇哭成了泪人。我赶紧走过去关切地问:“孩子,为什么哭啊?”
孩子说“我吃着粽子,想起了我老奶。她临死时想吃一口粽子都没吃上,就是因为家离城里远,爸爸买回去的时候,老奶已经断气了……”孩子一边说一边哭,坐在一旁的我也是泪流满面。这时,刚才的快乐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吕冰燕哭着说:“我今天和爸爸、妈妈给奶奶送粽子了。”我知道她奶奶刚刚去世,孩子哭得跟泪人似的 。在吃粽子的同时,我们又一次和孩子体验了怀念亲人的生动画面。使孩子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升华。
我赶紧改换了沉重的语气,激动地说:“,孩子们,今天的粽子节我们不仅快乐地吃了粽子,还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更体会到了怀念亲人的悲伤之情。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我们就一起动手完成作文之旅吧。”
我话音一落,教室里一片寂静,这时只听见蚕吃桑叶的声音。
不到三十分钟孩子们就交上了自己的作文!王国豪才用了20分就写出了美文《难忘的粽子节》。
真是:难忘啊,2007年的粽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