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
注重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项优秀传统。这项优秀传统流传了两千多年,为中华民族造就了无数的语文大师和思想大师。只是到了20世纪,它才被反传统的后世子孙们抛弃。但这些子孙们也受到了背弃传统的惩罚,他们语文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整个民族的语文教育事业走进误区。这一沉重的教训使他们醒悟,在走了一条长长的弯路之后才又重新认识到传统的价值。
注重积累,是我们学好语文、提高说写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些大师们为什么口若悬河、文思泉涌?那是他们有自幼打下的背功。我们为什么口拙、笔涩、思想贫乏?因为缺乏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积累,是我们终生受用的财富。当我们考场得意、求职遂意、事业如意时,你一定为有这样一笔财富而窃喜。那些在精神文化上贫穷的人,不知对你是多么羡慕!
积累,不要摒弃“死记硬背”。人有记性,有悟性。年少时多记性少悟性,年长后多悟性少记性。不理解,利用记性好时先背过,那是储备了一笔财富。如果等悟性好了,能理解了再“活记软背”,可能就得不到这笔财富了,或者要多付出几倍、几十倍的力气。
积累,首先是积累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淘洗出来的金子,而不是积累未经淘洗的含金的沙子,更不是积累那些一文不值的知识垃圾。金子,就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
我教语文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笔记本,记下课外阅读中的精彩语句,特别是经典性、哲理性文化精华。准备一个周记本,记下有价值的见闻与思想。这两项每日均不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