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看见

作者:李金霞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3798

要想写好作文,观察是前提。可是我们有些同学不懂什么叫观察,满以为我都看见过了,还观察什么呀?

其实,看见了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观察到了。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叫“视而不见”。

昨天,我上了一节观察课。我让孩子们说说校园、家庭、街道等等地方的状态是什么?

孩子们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就说完了。我一听就知道孩子们只说了个表皮,而其最重要的特点根本就没说出来。其中有个同学这样说:“我们学校门口大概有两块黑板,不对,不对,应该是三块吧,好像是四块。”听完这段话我就说:“孩子,你在学校已经上了四年学,这四年你天天经过学校门口,天天看见这些东西,然而今天老师让你正儿八经地说出来你就显得说不准了,这是为什么呢?”孩子挠挠头皮羞涩地说:“老师,我只是看见,并没有作认真地观察。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观察。”

“到底什么是观察呢?”围绕这个话题我让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孩子们兴趣可真浓! 有的说:“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看。”有的说:“有的东西不仅要用眼睛,还得用鼻子闻。比如:吃香蕉的时候我们还要闻闻它的气味和尝尝它的味道。这就是用舌头品了。”有个孩子最有趣,竟然说:“老师,我觉得观察还得用手呢!”“为什么?”“因为手可以摸到很多东西。比如:我看到一头老黄牛,它的毛黄黄的,我可想用手摸摸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欣慰,随即我兴奋地说:“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观察的方法,给我们大家总结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大家想听吗?”


我赶紧顺势展示观察的口诀:“观察不等于看见,阶段不等于分散。观察要用眼、耳、脑、手、鼻、舌离不了。各个器官齐发动,观察作文定成功。切记观察七步法,师生作文要用它。一抓特点来观察,二抓对比观察法。三抓静态按部分,四抓动态阶段法。五抓全面和重点,六抓长短结合法。七抓顺序和选点,展开联想抓题眼。”我把口诀展示后,孩子们读后深感不理解,我说:“时间长了你就会理解的。今天我们只学习'抓特点来观察'。”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是你们最熟悉的人,他们的长相一样吗?”“不一样。”“因为他们各有特点。不仅长相不同,就连性格、爱好等等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个概念。因此今天的观察任务就是观察你最熟悉的一个人。现在就开始自由观察。

教室里真像炸开了锅。孩子们都在选择自己的观察对象。爸爸、妈妈不在,我却成了孩子们观察的重点对象。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时我又指出:“孩子们,还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经我一提醒,大家这次可有改革了。为了和我比高低,竟然站在我跟前用手量一量。经过紧张而又热烈的观察,我们便开始了生动的口语交际。题目是:老师的外貌

大家争先恐后地描写我,尽管有的言词不妥,但孩子们都敢说了。倾听这样一段文字:
      我有一位老师,她大约1、65米,不胖不瘦的身材,一头棕黄色的卷发,卷发前有刘海,刘海下一对又细又长的眉毛,好像两片刚长出不久的柳叶,柳叶眉下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像两颗黑色的宝石,谁触到那美丽的宝石,都会感觉如沐浴一片阳光。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为老师有增添了几分知识渊博的魅力。看起来既斯文又漂亮。鼻子下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跟樱桃一般。时常从那里播种文学的种子,理想的火花,人生的启迪。皮肤淡黄,配上端正的五官更加显出了老师的朴素、纯洁!她经常穿白棕相间的上衣,一条黑色长裤,脚穿一双黑色高跟鞋,走起路来潇洒、飘逸。这样的打扮加上一张时常挂着慈祥笑容的面孔,真让同学们喜欢地不得了。

孩子们把我说得跟明星似的。我顺势诱导:“孩子们,这就是观察的真正含义,明白了吗?今天的作业是观察你最熟悉的人。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好!”

就这样,孩子懂得了观察的真正意义和方法,不再把“看见”等同于“观察”了。

更新:2008-03-20 20:01:5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